1. 圖片網
  2. 阿爾伯特·芬尼

阿爾伯特·芬尼的寫真照片

阿爾伯特·芬尼的生日是1936年05月09日,出生于英格蘭蘭開夏。 他身高175cm。

"阿爾伯特·芬尼生於英格蘭蘭開夏(Lancashire)工業區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1955年畢業於著名的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畢業后不久,芬尼便開始在舞台上出演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人物,並曾經有幸成為偉大的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的替角,並頂替他在舞台上出演過一位驕橫的古羅馬軍官,就此開始引起電影界的注意。1960年,芬尼正式步入影壇,雖然其銀幕處女作《藝人》(The Entertainer)並不成功,但同年拍攝的另外兩部影片《星期六之夜》(Saturday Night)和《星期六的上午》(Saturday Morning)卻大獲成功。這兩部反映普通工人生活的影片成了英國現實主義電影的奠基石,也為芬尼鋪就了一條輝煌的演藝之路。1963年,芬尼捨棄了出演《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的機會,轉而選擇了托尼-理查遜(Tony Richardson)導演的《湯姆-瓊斯》(Tom Jones),並由此獲得了他的第一個奧斯卡提名---最佳男演員。第一次衝擊奧斯卡的失敗使得芬尼在長達4年的時間里專心致志於戲劇舞台,沒有再染指過電影。直到1967年,巨星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的魅力又把他重新吸引回影壇,並與她連袂出演了《二人行》(Two for the Road)。如果說阿爾伯特·芬尼的演藝生涯有任何模式的話,那麼可以說,沒有模式便是他的模式。他既在1969年《畢加索的夏天》(Picasso Summer)里飾演過20世紀的藝術狂熱分子,也在1970年的《斯克里奇》(Scrooge)里飾演過狄更斯小說中的吝嗇鬼;既在1973年的《第一第二》(Alpha Beta)里飾演過一位狂暴的丈夫,又在1974年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里飾演過著名的比利時偵探波洛——該角色為他贏得了第二個奧斯卡提名(最佳男演員)。芬尼1983年出演的《戲劇人生》(The Dresser)和1984年出演的《火山之下》(Under the Volcano)分別為他奪得了第三個和第四個奧斯卡提名---均為最佳男主角。如果說以上形形色色的角色還不夠的話,那麼,芬尼還將奉獻給我們一個芬尼版的海明威——他將在《海明威,死亡狩獵者》(Hemingway



最佳男配角。提名角色:在《艾琳-布勞克維奇》(Erin Brockovich)中飾演艾德-梅斯利(Ed Masry),一位被敢作敢為的女助手艾琳-布勞克維奇說服而代理深受水污染之害的家庭對供水公司提起法律訴訟的律師。
這已是現年65歲的老芬尼第5次獲得奧斯卡的提名了。前4次他都空手而歸,這次他是否會再次鎩羽而回?但願不會。但即便仍然是空歡喜一場,在40多年的演藝生涯里扮演過無數迥然不同的角色的老芬尼當不會介意再多扮演一回陪練的角色,權當在已足夠豐富多彩的職業生涯里再多增加一個角色而已!
阿爾伯特-芬尼1936年5月9日生於英格蘭蘭開夏(Lancashire)工業區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1955年畢業於著名的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畢業后不久,芬尼便開始在舞台上出演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人物,並曾經有幸成為偉大的勞倫斯-奧利弗(Laurence Olivier)的替角,並頂替他在舞台上出演過一位驕橫的古羅馬軍官,就此開始引起電影界的注意。1960年,芬尼正式步入影壇,雖然其銀幕處女作《藝人》(The Entertainer)並不成功,但同年拍攝的另外兩部影片《星期六之夜》(Saturday Night)和《星期六的上午》(Saturday Morning)卻大獲成功。這兩部反映普通工人生活的影片成了英國現實主義電影的奠基石,也為芬尼鋪就了一條輝煌的演藝之路。1963年,芬尼捨棄了出演《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的機會,轉而選擇了托尼-理查遜(Tony Richardson)導演的《湯姆-瓊斯》(Tom Jones),並由此獲得了他的第一個奧斯卡提名(最佳男演員)。第一次衝擊奧斯卡的失敗使得芬尼在長達4年的時間里專心致志於戲劇舞台,沒有再染指過電影。直到1967年,巨星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的魅力又把他重新吸引回影壇,並與她連袂出演了《二人行》(Two for the Road)。就是在這部影片里,芬尼對赫本罵了句「婊子」。即便這僅僅是電影里的一句台詞,但在人們的記憶里,除了芬尼,還不曾有其他人對冰清玉潔的赫本罵過這種粗口。
如果說阿爾伯特-芬尼的演藝生涯有任何模式的話,那麼可以說,沒有模式便是他的模式。他既在1969年《畢加索的夏天》(Picasso Summer)里飾演過20世紀的藝術狂熱分子,也在1970年的《斯克里奇》(Scrooge)里飾演過狄更斯小說中的吝嗇鬼;既在1973年的《第一第二》(Alpha Beta)里飾演過一位狂暴的丈夫,又在1974年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里飾演過著名的比利時偵探波洛——該角色為他贏得了第二個奧斯卡提名(最佳男演員)。芬尼1983年出演的《戲劇人生》(The Dresser)和1984年出演的《火山之下》(Under the Volcano)分別為他奪得了第三個和第四個奧斯卡提名(均為最佳男主角)。1984年,芬尼還在電視熒屏上飾演了教皇保羅二世,同樣廣受好評。
如果說以上形形色色的角色還不夠的話,那麼,今年老芬尼還將奉獻給我們一個芬尼版的海明威——他將在《海明威,死亡狩獵者》(Hemingway, the Hunter of Death)里出演偉大而內心孤寂的大作家海明威。阿爾伯特-芬尼的簡歷也許可以這麼縮寫:年齡——六十好幾;藝齡——四十有餘;出演角色——無數;奧斯卡提名——五次;離婚——兩次。對老芬尼而言,奧斯卡不奧斯卡的可能真的無所謂了,因為他早就說過:「名號並不能夠多給你什麼。」

阿爾伯特·芬尼演出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