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的海報和劇照
東方快車謀殺案于1974年上映。東方快車謀殺案也被叫做火車謀殺案,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影片講述大偵探在東方快車上巧破一樁謀殺奇案的故事。波洛乘上東方快車,夜間三次被吵醒,第二天清晨便發現同車的美國富商雷切爾被人謀殺,死者被戳了12刀。波洛根據他所觀察到的各種可疑跡象以及同車人士的訊問,並結合美國實行的12人陪審團制度等情況進行邏輯推理,成功地揭開了一起「集體復讎」奇案。
《東方快車謀殺案》可以說是第一部以巨星雲集的方式拍攝的克里斯蒂作品,它在藝術上和票房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因此為後來的偵探片所模仿。
與克里斯蒂的許多其他小說一樣,《東方快車謀殺案》也建立在一個真實事件的基礎上,那就是三十年代著名的林德伯格綁架案。著名美國飛行員林德伯格是第一個飛越大西洋的人。1932年3月1日晚....並索贖金五萬美元。儘管付出了贖金,11天後小查爾斯·林德伯格的屍體還是在離家不遠的灌木叢中被發現。保姆貝蒂·格羅與其男友受到調查,但後來被證明是清白的。女傭薇奧萊特·夏普因證詞含糊也被懷疑,她選擇了自殺而不是說出實情,實情是:她與幾個男人有染而且案發當晚在一家底下酒吧鬼混。兩年後,警方終於發現了一名犯罪嫌疑人,紐約木匠豪普曼。豪普曼是一名非法移民,犯有前科,並且還有若干不利證據指向他,尤其是在他家車庫發現了部分被記下號碼的贖金。在法庭上,證據被一一出示,七個筆跡專家認為豪普曼的筆跡與勒索贖金紙條上的筆跡相符;綁匪用來爬上嬰兒室窗口的梯子上的木料有的來自豪普曼家附近一棵松樹,有的來自他家的地板;另外還有人看到他在綁架案發生的當天出現在林德伯格家附近;據交付贖金的中間人指認,豪普曼就是收贖金的那個有德國口音的人;當然,最有力的證據是那些贖金本身,事實上,豪普曼就是因為使用這些錢才被發現的,而且儘管他沒有固定的工作,在大蕭條時期卻過著與其收入不符的優越生活。豪普曼否認對他的指控,辯稱這些錢是一個皮貨商留在他家的,那人已經死在德國;他的妻子證明案發當晚他在家裡沒有外出;他的辯護律師則指責警方偽造證據。有些人認為孩子是在從窗口掉下來意外身亡的,但法官告訴陪審團,即使如此也不能改變惡性謀殺的性質。經過11小時的討論,陪審團得出了一致的結論:罪名成立。豪普曼始終拒絕認罪,上訴被駁回后,1936年4月他被送上了電椅。豪普曼被處死後,有關此事的議論依然未平息。有些人認為他是無辜的,因為他拒絕了坦白以換取終身監禁的提議;有些人認為那個皮貨商才是真凶;還有人甚至認為是林德伯格自己或者他妻子的姐姐殺死了孩子;而豪普曼的妻子安娜則至死都在呼籲還她丈夫清白。
顯然,這件轟動一時的綁架案給了克里斯蒂創作的靈感,《東方快車謀殺案》與其相似之處一目了然:小說開始就是美國著名飛行員阿姆斯特朗的小女兒戴西被綁架並撕票,幾個月後,綁匪被抓獲,但其中的頭目凱賽梯卻憑藉著金錢的力量逃脫了法律的制裁。戴西懷孕的母親悲傷過度而死,父親因而自殺,家裡的一個女傭也因無辜受到懷疑而自殺。幾年後,在伊斯坦布爾開往加萊的東方快車上,一個叫雷切特的人被刺了十二刀身亡,作為旅客一員的波洛開始了調查,他首先查明的就是這個雷切特原來正是當年逃脫法網的凱賽梯,後來他又查明同車的旅客幾乎個個與阿姆斯特朗一家有瓜葛,那麼凶手到底是他們中的哪一個呢?或者另有其人?……
這部拍攝於1974年的電影集中了大量老牌明星或當時正走紅的新人,其中至少有六位是奧斯卡得主。
飾演波洛的阿爾伯特·芬尼(Albert
Finney)是活躍在英美兩國的資深演員。1961年他因《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中的出色表演獲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新人獎,1963年他在奧斯卡獲獎大片《湯姆·瓊斯》《東方快車謀殺案》等影片三獲提名。他最近的重要作品是《華盛頓廣場》。
波洛的老朋友、客車公司董事比安奇(Bianchi)由美國演員馬丁·巴爾薩姆(Martin
Balsam)飾演。他曾在《碼頭風雲》、《十二個憤怒的人》、《精神病患者》、《在蒂芬尼公司的早餐》、《虎、虎、虎》、《總統班底》、《聖艾爾默之火》等名片,《一千個小丑》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驗屍的希臘醫生康斯坦丁(Dr.
Constantine)由喬治·庫魯里斯扮演。他從影也相當早,曾在《公民凱恩》、《戰地鐘聲》、《聖那貞德》
作惡多端的綁匪雷切特(Ratchett)的扮演者是理查德·威德馬克(Richard
Widmark)也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主演過著名影片《紐倫堡審判》。
雷切特的秘書麥奎因(McQueen)由安東尼·柏金斯(Anthony
Perkins)飾演。他主演過的最著名的電影恐怕就是阿爾佛雷德·希區柯克導演的《精神病患者》了,他將一個雙重人格的變態者刻畫得絲絲入扣,令人毛骨悚然。1992年9月,安東尼·柏金斯死於艾滋病。
雷切特的英國男僕貝多斯(Beddoes)的扮演者是英國著名性格演員約翰·吉爾古德(John
Gielgud)爵士。他早年即以演出莎劇而出名,他在百老匯舞台上塑造的哈姆雷特被認為足以使其成為傳奇人物。和勞倫斯·奧利弗一樣,他也因在舞台和銀幕上的傑出表現獲英女王冊封。1981年他以《阿瑟》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他所出演的影片不乏我國觀眾熟悉的,比如在《王子復讎記》中他扮演老哈姆雷特的鬼魂;曾在我國放映的電視劇《戰爭與回憶》中也有吉爾古德的角色,他扮演的猶太學者賈斯特羅文雅、睿智而又帶點天真,誰能認得出這就是《東方快車謀殺案》中那個不苟言笑的男僕呢?吉爾古德作為性格演員高超的演技由此可見一斑。
扮演大驚小怪的哈巴德太太(Mrs.
Hubbard)的是好萊塢大明星勞倫·白考爾(Lauren
Bacall)。她主演過的著名影片有:《如何嫁給百萬富翁》、《愛的禮物》、《彌賽麗》、《成衣》、《鏡子的兩面》(獲第69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她是著名硬派影星亨佛萊·鮑嘉的妻子。
阿巴思諾特上校(Col.
Arbuthnot)由第一代007肖恩·康納利(Sean
Connery)飾演。他演過大量的驚險片、動作片,包括:《No博士》(007)、《來自俄國的愛情》(007)、《金手指》(007)、《雷霆萬鈞》(007)、《你只能活兩次》(007)、《鑽石恆久遠》(007)、《玫瑰之名》、《鐵面無私》(獲1987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俄羅斯之家》、《追蹤紅十月》、《羅賓漢》、《第一騎士》等。他參演的其他影片還有《最長的一天》、《羅賓漢與瑪麗安》等。
上校的女友瑪麗·德貝漢(Mary
Debenham)由英國女演員凡妮莎·雷德格烈芙(Vanessa
Redgrave)扮演。出身於演員世家的凡妮莎不但被認為是英國最優秀的戲劇演員之一,也是積極的左翼社會活動家。她與簡·方達合演的《朱莉婭》為她贏得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並因《霍華茲莊園》再次獲提名,此外她還多次獲得過嘎那電影節與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德拉戈米羅夫公爵夫人(Princess
Dragomiroff)的扮演者溫迪·希勒(Wendy
Hiller)是英國資深老演員,三十年代就已登上銀幕。1958年,她以《分開的桌子》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公爵夫人的女僕希爾德加德(Hildegarde)的扮演者雷切爾·羅伯茨(Rachel
Roberts)也是一位著名的英國演員,多次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她還主演過澳大利亞影片《懸崖上的野餐》。1980年她在洛杉磯自殺。
安德烈伯爵(Count
Andrenyi)由邁克爾·約克扮演。我國觀眾對他也不會陌生,他曾應該影片《孤星血淚》中飾演皮普,在電視劇《無畏的人》和《待到重逢時》中他都是男主角。他主演的其他著名影片還有:《羅密歐于朱麗葉》(飾演提伯爾特)、英國版《三個火槍手》(飾演達達尼昂)等。
安德烈伯爵夫人(Countess
Andrenyi)的扮演者傑奎琳·比塞特一度是個模特,從影后以美貌著名,1977年被《新聞周刊》評為「最美麗的女演員」。她主演的影視劇有:《飛機場》、《拿破崙與約瑟芬》、《野蘭花》等。
美國偵探哈特曼(Hardman)由柯林·布萊克利飾演。
義大利司機福斯卡雷里(Foscarelli)由丹尼斯·奎勒飾演。
乘物員皮埃爾(Pierre)由著名法國演員讓-皮埃爾·卡塞爾扮演。在影片《飛行器中好小伙》、《資產階級的隱秘魅力》、《三個火槍手》、《成衣》等影片中都有他的角色。
影片中最負盛名的演員當屬扮演瑞典女教師格麗塔(Greta)的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相信中國觀眾對她一定不會陌生。1939年褒曼以在《插曲》中清新自然的表演在好萊塢嶄露頭角。在《化身博士》中她飾演淫蕩的女招待,在《卡薩布蘭卡》中飾演伊爾莎,在《戰地鐘聲》中飾演瑪麗亞,1944年她因《煤氣燈下》一片第一次獲奧司卡最佳女主角獎。後來她在兩部著名的希區柯克懸念片《愛德華大夫》和《美人計》中擔任主角,並主演了《聖瑪麗的鐘聲》、《聖女貞德》、《凱旋門》等影片。由於被影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打動,1950年後褒曼赴義大利與導演羅伯特·羅塞里尼合作,並結為伴侶。但無論是她的婚姻還是她在義大利的事業都不成功,六年後,重返好萊塢的褒曼受到熱烈歡迎,她在《安娜斯塔西婭》中的表演為她贏得第二尊奧斯卡。《東方快車上的謀殺案》使她再次獲獎,不過是最佳女配角獎,那以後她又主演了《秋天奏鳴曲》等影片。1982年8月29日她67歲生日那天,英格麗·褒曼因乳腺癌去世。
《東方快車謀殺案》以人物形象鮮明、時代感
這部根據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小說改編、拍攝於1974年的電影集中了大量老牌明星和當時正走紅的新人,如阿爾伯特·芬尼、勞倫·巴考爾、理查德·威德馬克、英格麗·褒曼、馬丁·巴爾薩姆、肖恩·康納利、約翰·吉爾古德、安東尼·帕金斯、凡妮莎·雷德格雷夫、溫迪·希勒和傑奎琳·比塞特,可謂明星雲集。它在藝術上和票房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因此為後來的偵探片所模仿。《東方快車謀殺案》以人物形象鮮明、時代感強、氣氛營造成功而獲得1975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英格麗·褒曼在片中扮演瑞典女教師格麗塔(Greta),在片中的鏡頭總長度只有4分半鍾,可因為她的卓越表演贏得了1975年度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在領獎台上,褒曼手捧著從藝生涯的第三座金像獎,致謝詞說:「能獲獎總是好事,只是這位奧斯卡先生很健忘,也不會選擇恰當的時機。自從《以晝為夜》上映后,我們都認為瓦倫蒂娜·科特西的表演最為上乘,現在讓我奪去了她的獎,我可有點兒與心不忍......瓦倫蒂娜,我並不是存心要這樣做。」瓦倫蒂娜·科特西在台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淚水漣漣地給褒曼送去了一個又一個的飛吻。英格麗·褒曼所表現的一個真正的藝術家的胸懷和風度,讓人欽佩和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