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黛安·基頓

黛安·基頓的寫真照片

黛安·基頓的生日是1946年01月05日。 她身高171cm。

黛安·基頓(Diane Keaton)1946年1月5日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莫尼卡市,父親是位工程師,母親長得很美,曾在選美競賽中獲勝。黛安從小喜歡演戲,五歲時便參加了教堂的唱詩班,並時常把弟妹們組織起來表演童話。她曾經在聖安娜大學學習戲劇表演,此後她就輟學了,前往紐約的內伯胡德劇院系統地學習表演。在夏令劇目出任一些小小的角色之後,黛安便在百老匯搖滾音樂劇《頭髮》(Hair)中得到了她的第一個主要的舞台角色。在做一些臨時演員的同時,她漸漸地引起了觀眾們的關注。
  1970年,由美國老牌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執導的舞台劇《獃頭鵝》(Play It Again, Sam)在百老匯上演成功,而該劇也使得艾倫與黛安結下了不解之緣。黛安此後多次與艾倫合作,出現在由他執導的多部影片中,其中包括《傻瓜大鬧科學城》(Sleeper)和《愛與死》(Love and Death)等。同年,她還出演了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奧斯卡獲獎影片、70年代經典影片《教父》(The Godfather),在片中出演黑手黨第二代教父邁克爾的妻子凱,由於她的表演很成功,1974年又在《教父II》(The Godfather: Part II )里扮演同一角色,而《教父》也開創了她的影星之路。
  1977年,黛安一改以往的喜劇人物形象,改扮《尋找古德巴先生》(Looking for Mr. Goodbar)中令人望而生畏的特麗薩,而這個角色卻為她贏得了美國金球獎的提名。同年,她還出演了被認為最能體現她的表演才能的影片《安妮·霍爾》(Annie Hall),並因為該片而獲得美國奧斯卡獎和英國電影最佳女演員獎,而該片的導演艾倫也獲得了美國電影導演協會最佳導演獎。在這部影片中,她的表演充滿了溫馨和喜趣,她那浪漫的舉止、笨拙的對白和矜持的無不令人津津樂道,而她在片中的裝扮--男式襯衫、領帶、夾克衫和肥大的長褲也隨著影片的成功而風靡一時,成為當時許多婦女競相仿效的時裝。
  1981年,黛安因為在《赤色分子》(Reds)中的出色表演而第二次獲得奧斯卡獎和金球獎提名。在這部影片中,她扮演的是風流倜儻的女記者、波希米亞人路易絲。此外,在80年代,她出演的影片還包括《月落婦人心》(Shoot the Moon)、《女鼓手》(The Little Drummer Girl)、《心靈的罪惡》(Crimes of the Heart)、《歲月流聲》(Radio Days)、《嬰兒炸彈》(Baby Boom)和《好母親》(The Good Mother)等,其中三部曾經獲得奧斯卡獎提名。
  進入90年代以後,黛安開始出演更加成熟的角色,這些影片包括《教父III》(The Godfather: Part III)、《新娘的父親》(Father of the Bride)、曼哈頓神秘謀殺》(Manhattan Murder Mystery)、《新娘的父親II》(Father of the Bride:Part II)、《前妻俱樂部》(The First Wives Club)、《真命天子》(The Only Thrill)、《愛情DIY》(The Other Sister)、《城裡城外》(Town & Country)、《愛是妥協》(Something's Gotta Give)、《達芬奇的母親》(Da Vinci's Mother)、《斯通家族》(The Family Stone)、《因為我這麼說》(Because I Said So)和《媽媽的寶寶》(Mama's Boy)等。
為了拓寬自己在電影事業上的道路,黛安從80年代後期開始執導電影,並於1987年執導了紀錄片《天堂》(Heaven);除此之外,她還執導了影片《雙峰》(Twin Peaks)、《野花》(Wildflower)、《真情赤子心》(Unstrung Heroes)、《掛線未了情》(Hanging Up)和《帕薩德娜》(Pasadena)等。《真情赤子心》是一部以她的同胞妹妹為題材的短片,該片在洛杉磯國際短片節上獲得了好評。
  黛安聰穎好學,才華橫溢,除了電影外,還精通於攝影和室內裝璜設計,在紐約舉辦過數次攝影作品展。 此外,她還於1995年被英國的《帝國》雜誌評為「電影史上百名最性感的影星」之一,其排名為第46。
  黛安至今未婚。不過,她先後收養了兩個孩子。

黛安·基頓演出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