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袁和平

袁和平的寫真照片

袁和平的生日是1944年11月30日,出生于廣州。

  香港導演。原籍北京,生於廣州,人稱「大眼」、「八爺」。父親袁小田是京劇世家傳人、香港影壇著名武術指導與演員,精通北派功夫。

  袁和平自小隨父習武,並被父親帶入電影圈,當臨時演員和龍虎武師,也曾與父親一起參演過多部「黃飛鴻」電影。1970開始做武術指導,第一部是《瘋狂殺手》,而後為《餓虎狂龍》(1972)、《壁虎》(1972)、《蕩寇灘》(1973)、《小雜種》(1973)等片擔任武術指導。後為吳思遠賞識,設計《鷹爪鐵布衫》動作。1978年升為導演,一年內推出成龍主演的《蛇形刁手》與《醉拳》兩部功夫喜劇,將功夫與雜耍逗趣糅在一起,大受歡迎,也讓成龍一炮而紅。之後執導《南北醉拳》(1979),與洪金寶合作《林世榮》(1979)。80年代執導《奇門遁甲》(1982)、《霍元甲》(1982)、《笑太極》(1984)等。

  1985年導演時裝動作喜劇《情逢敵手》,將流行霹靂舞與武術熔於一爐,創出新的娛樂效果。後為德寶公司拍攝《特警屠龍》(1988)、《皇家師姐Ⅳ直擊證人》(1989)、《洗黑錢》(1990)等時裝動作片。1992年與徐克合作《黃飛鴻二之男兒當自強》,獲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隨後又導演了《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1993)、《蘇乞兒》(1993)、《太極張三丰》(1993)、《火雲傳奇》(1994)、《詠春》(1994,又名《紅粉金剛》)、《功夫小子闖情關》(1996,又名《太極拳》)等,併為王晶的《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1993)、陳嘉上的《精武英雄》(1994)、李仁港的《黑俠》(1996)等設計動作。

  1999年應好萊塢之邀,為《黑客帝國》系列設計動作,引起全球轟動。隨後又為昆汀·塔倫迪諾的兩集《殺死比爾》、徐克的《蜀山傳》(2001)、周星馳的《功夫》(2004)、馮德倫的《精武家庭》(2005)、于仁泰的《霍元甲》(2006)等做動作指導,皆獲成功。袁和平還曾執導電視劇《太極宗師》、《新少林寺》等,並曾為央視《水滸傳》設計動作。



生於廣州。外號「大眼」。父親袁小田是京劇世家傳人、香港藝壇著名演員兼武術教練,袁小田在50年代曾主演近百部描寫中國歷史上武林高手黃飛鴻的功夫電影。袁和平也參加演出。1970年任《瘋狂殺手》武術指導而進入導演領域。先後為《蕩寇灘》1972、《壁虎》1972、《小雜種》1973等片擔任武術指導。1978年獨立執導《蛇拳》(蛇形刁手)Snake in the Eagle』s Shadow、《醉拳》Drunken Master in the Tigers Eye 1978,獲得巨大成功,成為聞名香港、東南亞地區和日本的著名功夫片導演,1992年參與制作《黃飛鴻Ⅱ男兒當自強》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獲第十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1993年參與制作《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獲第十三屆香港金像最佳動作指導提名。 年輕時綽號「大眼」的袁和平,如今已被尊稱為「八爺」。
當年袁和平曾在模仿美國電影《金剛》的港片《猩猩王》中穿著厚熱的戲裝扮「猩猩王」,現在他則以美國影片「黑客」三部曲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動作指導。今昔對比,恍如隔夢,似乎難以置信,實際卻是「大眼八爺」憑藉多年的努力和超強的實力得成的正果。
(一)初試鋒芒:諧趣功夫片
袁和平出身武術世家,父親袁小田本是京劇武丑,精擅北派武術。早在1939年,袁小田就開始擔任香港電影的武打和替身演員,在這一行當算得上德高望重。袁小田育有七個兒女,袁和平排行老二,自幼便與其他幾位手足袁祥仁、袁信義、袁日初、袁振威、袁龍駒一起隨父親習武,20歲時進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及龍套演員,25歲首次為吳思遠導演的《瘋狂殺手》擔任動作設計,其時為1970年。
上世紀70年代正值香港功夫片大行其道,每年都有占港片產量半數以上的功夫片製作上映,堪稱功夫片的黃金時代!由於曾經引領潮流的「黃飛鴻」老派功夫片(關德興主演)的打鬥套路已然落伍,當時功夫片的動作設計大多跟風李小龍的現代截拳飛腳,張徹、劉家良的清末少林功夫,以及楚原、唐佳的古裝武俠打鬥這三種模式。而模仿跟風的結果自然是粗製濫造、千篇一律,觀眾看得愈發無趣。加之許冠文兄弟的生活喜劇大受歡迎,對功夫片形成衝擊,到得70年代末期,香港的功夫片創作不免陷入困境——也就在此時,袁和平開始聲名鵲起,他對功夫片進行的創新改良,取得了影響深遠的突破性成就。
1978年,在著名電影人吳思遠的提攜下,已為多部電影擔任過動作設計的袁和平終於升做導演,並在一年之內開拍了《蛇形刁手》和《醉拳》兩部功夫片。儘管這兩部電影皆是頑劣少年跟隨深藏不露的宗師高手學藝,最終艱難打敗強敵的尋常情節,卻被袁和平拍出新意。他先為《蛇形刁手》和《醉拳》定下功夫喜劇的基調,同時精心設計了活潑靈巧兼具雜耍遊戲性的象形武術動作,突出了練功過程的趣味性,完全有別於之前的功夫片模式,令觀眾耳目一新。
《蛇形刁手》和《醉拳》上映后反響極佳,兩部功夫喜劇的票房皆名列當年十大賣座影片,甚至打入日本市場。袁和平也因此一鳴驚人,成為香港電影界繼劉家良、洪金寶之後第三位由動作指導升為導演的成功範例。另外,袁和平的這兩部電影還捧紅了曾是票房毒藥的成龍,片中充滿喜感活力的頑劣少年形象簡直是為成龍量身訂做,而經過十年戲校訓練的成龍,對完成袁和平在練功過程中設計的高難度雜技動作自然駕輕就熟。如此天衣無縫的合作,想不成功都難。
《醉拳》之後,袁和平與成龍分道揚鑣,這兩位香港諧趣功夫片的開創者沿著各自的喜好方向繼續將此類片種發揚光大。如果說成龍的《笑拳怪招》和《師弟出馬》已經是突破常規的自由發揮,那麼袁和平的《林世榮》與《勇者無懼》則是傳統與創新的融合,也可以說是《醉拳》的延續。《醉拳》本是傳統的「黃飛鴻」題材,只不過編導聰明的將原來嚴肅正統的中年「黃師傅」傳奇改為調皮詼諧的青年「黃飛鴻」故事。待到《林世榮》和《勇者無懼》這兩部同樣「黃飛鴻」題材的電影中,雖然換回關德興這個正宗「黃師傅」,但嚴肅之中已帶有些喜劇色彩。況且黃師傅不再以主要角色出現,反倒以黃飛鴻的青年弟子經歷作為情節主線,依舊是《醉拳》帶有闖禍青年的詼諧故事配以最後搏命對打的激烈場面的套路。具體到動作方面,兩部影片都做到了剛柔相濟,不過《林世榮》是袁和平與洪金寶共同設計;《勇者無懼》卻是袁家班的集體創作,但男主角仍是洪金寶、成龍的師弟元彪。
由於《林世榮》與《勇者無懼》的票房口碑不輸《醉拳》,袁和平的功夫片導演地位當然更加穩固。
(二)幾度風雨:靈幻功夫片與時裝動作片
說到對電影特技的接觸運用,擅長拍真功夫的袁和平並非如很多人想的那樣始自《黑客帝國》。事實上,袁和平在20年前便已開始將拳腳功夫與電影特技結合起來,搞出了港片的獨特類型——「靈幻功夫片」。不過,當年八爺玩的不是電腦特技,而是包括煙霧、威亞、魔術、雜技在內的香港土法特技。
或許是受到1980年洪金寶自導自演的《鬼打鬼》的啟發,袁和平於1982年也導演了靈幻功夫片《奇門遁甲》,而且走得更遠,拍得更玄。《鬼打鬼》尚且有些現實生活的偷情捉姦情節,結尾處的重頭戲,鬼怪附體的打鬥依舊以拳腳功夫的對決表現。待到袁和平的《奇門遁甲》中則完全是超現實的情節邏輯和神乎奇技的鬥法比拼。易容殺人、地府報仇,呼風喚雨、剪紙化蝶,分明是一部魔幻傳奇。看得出,袁和平對該片注入了極大心血,他從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中汲取靈感,不僅設計了超乎尋常的雜技式肢體動作,而且運用了大量傳統魔術手法,使《奇門遁甲》的人物造型、道具、布景以及打鬥場面呈現出既恐怖又幽默的詭異風格,即便在當今香港電影中也稱得上獨樹一幟。
《奇門遁甲》推出后大獲成功,使得袁和平及袁家班倍受鼓舞,緊接著又拍了《天師撞邪》、《殭屍怕怕》、《陰陽奇兵》等靈幻功夫片,繼續在各種稀奇古怪的神奇動作橋段設計方面下足氣力。可惜這幾部影片只以節奏奇觀取巧,情節內容卻簡單粗糙,遠及不上洪金寶的《人嚇人》和《殭屍先生》等靈幻功夫片既有林正英、陳會毅對動作把關,又有黃炳耀、黃鷹等名編劇對故事情節精密編排,因此最終淪為形式主義之作,反響甚微,票房也愈來愈差。
眼見「靈幻功夫片」風光不再,回歸民初功夫喜劇的《笑太極》又差強人意,袁和平經過一番審時度勢,決定跟上時代潮流,改拍當年正大受歡迎的時裝動作片,首部作品是1985年的《情逢敵手》。在這部反響不錯的影片中,袁和平將流行的霹靂舞與傳統的武術、雜技融合在一起,創出全新的動作娛樂效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階段,被袁和平挖掘出的弟子甄子丹成為他時裝動作片的最佳詮釋者,從《情逢敵手》到《特警屠龍》、《皇家師姐之直擊證人》,再至《洗黑錢》,甄子丹輔助袁和平設計了許多精彩之極的新奇現代打法,與八爺以前的功夫喜劇風格迥異。
尤其是警匪動作片《洗黑錢》,故事情節固然簡單乏味,但袁和平、甄子丹、袁祥仁、郭振鋒(這四人如今都已闖入國際影壇)共同設計的打鬥場面完全打破了傳統功夫片的套路模式,融合現代格擊與分解后的武術招式,既迅速敏捷、又拳拳到肉,動作瀟洒、造型凌厲,同時甄子丹擅長的腿功亦發揮得淋漓盡致,堪稱動作片影史的典範之作!
不過,儘管袁和平對時裝動作打鬥戲一如既往的用心創新,但始終難以重現當年拍功夫喜劇的輝煌。上世紀80年代後期最受觀眾歡迎的是成龍的時裝動作片,那時他和成家班已經拿下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相比之下,袁和平的動作設計不是不好,只是參与影片的整體質量平庸,浪費了八爺的才華。其實,無論做動作指導,還是做導演,當時的袁和平都缺乏一個可以從形式到內容全方位提升影片水準的合作者……
(三)再次輝煌:90年代的武俠功夫片潮流
進入90年代,香港掀起了武俠功夫片的新一輪熱潮,袁和平正好可以籍此大展所長。但八爺之所以能迎來個人事業的第二次高峰,還得益於找到了一個極富創造力的合作夥伴,亦是新派武俠功夫片熱潮的始作俑者——徐克。
卻說1991年,素以創新求變聞名的徐克準備重拍黃飛鴻故事。首集找來了劉家榮和袁祥仁、袁信義兄弟為影片設計動作招式。舊瓶裝新酒的《黃飛鴻》上映后大獲成功,票房狂收3000萬,並令徐克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袁祥仁三人榮獲最佳動作指導獎項。翌年,徐克趁勢推出續集《男兒當自強》,這次則只請袁和平一人擔任動作指導。八爺果然不負重託,除了延續了第一部硬橋硬馬的武術功夫外,他又加進了許多靈活的雜耍技巧,比如李連杰(飾黃飛鴻)與熊欣欣(飾九宮真人)在南天門需要掌握平衡的對打,還有柔身幾轉卸掉白綾的舒展動作等。至於影片最精彩的部分,黃飛鴻與納蘭元述(甄子丹飾)在狹窄空間中進行的棍斗,居然被袁和平設計出大開大合的動作效果,令人嘆為觀止。因此,袁和平獲得當年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絕對是實至名歸!
1993和1994兩年是袁和平的創作旺盛期,他一口氣擔任了《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太極張三丰》、《英雄豪傑蘇乞兒》、《詠春》、《精武英雄》、《火雲傳奇》七部功夫片的動作指導及導演,努力做到部部有新意。而在與李連杰、甄子丹、楊紫瓊等功夫明星合作時,八爺每次都是因人而異,按照每個人的特點量身訂做。比如甄子丹的腿功好,就要注意發揮這個長處;楊紫瓊是舞蹈演員出身,就要為她安排具有節奏感和柔韌性的動作;李連杰武術功底深厚,招式有板有眼,所以袁和平多為他設計瀟洒、英武的動作套路。再者,還要因戲而變,比如在同是由李連杰主演的《鐵雞斗蜈蚣》、《太極張三丰》和《精武英雄》中,八爺就分別為李連杰編排了醉拳、太極拳和自由搏擊三種風格迥異的功夫招數。而相對於當年成龍打的富於雜技性的詼諧醉拳,《鐵雞斗蜈蚣》中李連杰施展的則是拳拳到肉的硬醉拳。——由此而來,不難窺見袁和平對動作設計的創新求變精神。
在袁和平拍過的眾多功夫片中,他自認最滿意的作品是《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影片由徐克編劇、監製,又是八爺拿手的「黃飛鴻」題材,雖然講述黃飛鴻的少年故事,但濃墨譜寫的卻是黃麒英父子的舐犢親情,這在袁和平導演的作品中甚為少見。至於動作場面,袁和平則回歸傳統功夫片,在不停機的情況下拍攝更多連貫的真實動作,尤顯暴烈刺激。而在《男兒當自強》中用吊鋼絲踢出的「無影腿」,在《鐵馬騮》中也以甄子丹的快腿真實再現。還有歷史上「黃師傅」真正擅長的南派洪拳在該片中同樣成為對敵的主要應用招式,而不是像李連杰的「黃飛鴻」系列那樣亂用北派功夫。另外,即便是片尾那段用吊綱

袁和平演出的電影

袁和平曾經參與的電影有妖獸都市(1992), 情逢敵手(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