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羅曼·波蘭斯基

羅曼·波蘭斯基的寫真照片

羅曼·波蘭斯基的生日是1933年08月18日,出生于法國巴黎。 他身高168cm。

羅曼-波蘭斯基1933年8月18日出生於一個僑居巴黎的波蘭籍猶太人家庭里。出生后不久的童年時代,全家就遇到先在德國緊接著在法國興起的反猶排猶浪潮迫害。父親原來是一個有志藝術的畫家,反猶浪潮使父親徹底失去在法國生活下去的希望。在羅曼3歲時,父親迫不得已率領全家遷回了波蘭克拉科夫(Krakow)的老家。二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克拉科夫被德軍佔領,波蘭斯基的母親、父親和叔叔先後被德國人抓進集中營,父親和叔叔雖然幸免於難,但懷著身孕的母親卻慘死在納粹建造的毒氣室里。當時父親將他推進了夾牆,才使他得以倖存下來。年幼的他設法逃出了猶太人居住區,這些恐怖的經歷在大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經典巨片《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中有所反映。據報道在這部影片的創作過程中,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幾次請他出任這部影片的導演。然而,羅曼的幾個朋友和親人都曾關押在這個斯蒂芬-斯皮爾伯格解救人質的克拉科夫猶太人區,他發現這個題材太痛苦、離他太近,拒絕了這一邀請。羅曼7歲時就開始在波蘭農村遊盪,居住在不同的天主教家庭里,僥倖生存了下來。這段慘痛的經歷,對他的人生觀產生了巨大影響。
1945年,羅曼回到了父親身邊,並進入一所技工學校學習,但是年輕的他似乎早有了從影的主意。50年代開始,他自編自導自演了一些電影短片,其中有《自行車》('Bicycle',1955年)、《凶手》('A Murderer',1957年)等。隨後他進入了波蘭羅茲電影學校(Lodz Film School),開始了為期五年的學習,並逐漸嶄露頭角。他在學生期間自編、自導、自演的荒誕短片《兩個男人與更衣室》('Two Men and a Wardrobe',1958年)獲得了5項國際大獎,包括布魯塞爾電影節(Brussels World's Fair)最佳影片第3名。他早期拍攝的短片《胖子和瘦子》('The Fat and the Lean',1961年)和喜劇短片《哺乳動物》('Mammals',1962年)等,受到一致推崇,至今仍堪稱同類影片中的經典,這時他已顯示出對黑色風格產生了興趣。
1962年3月,羅曼首次編導了波蘭影片《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這部講述戰後波蘭社會婚姻悲喜劇的影片是他的長片處女作。影片沒有得到波蘭官方和評論界的好評,但在西方卻引起了轟動,為他跨入世界影壇打下了一個良好基礎。該片在第25屆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費比西'(Fipresci)最佳導演,並獲得第36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名噪世界影壇。在巴黎幾經沉浮后,羅曼結識了年輕的編劇傑勒德-布拉奇(Gerard Brach),倆人成為了長期的合作夥伴。不久羅曼移居英國,執導了3部與傑勒德-布拉奇聯合編著的影片:1965年,法國著名女演員凱瑟琳-德諾芙主演、關於年輕女子心理崩潰的心理恐怖片《冷血驚魂》('Repulsion');1966年,講述在一座城堡里發生的歹徒與一對不和夫妻的黑色驚悚片《荒島驚魂》('Cul-de-sac');1967年,他與美國女明星莎朗-塔特(Sharon Tate)聯合擔當主演的恐怖片《天師捉妖》('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前二部影片分別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銀熊獎和金熊獎。這時的羅曼,以強烈的懸念和令人窒息的恐怖氣氛表現出了濃烈的血腥氣味,也使他在國際影壇的聲譽不斷提高。
1968年1月,羅曼和莎朗-塔特在英國倫敦舉行了婚禮,並一起前往好萊塢發展。就在這一年羅曼成功地推出其編導的第一部美國恐怖片《失嬰記》('Rosemary's Baby'),影片改編自艾拉-萊文(Ira Levin)的同名女性題材恐怖小說,成為了恐怖片中的經典之作。他因此獲得了第26屆金球獎、第41屆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輕而易舉地在好萊塢贏得了聲譽。事業上春風得意的羅曼,1969年卻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已懷孕8個月的莎朗-塔特與他的3個好友一起被臭名昭著的邪教徒查爾斯-曼森團伙(Charles Manson)殘忍的殺害。無法面對這一切的羅曼,重又回到了歐洲。1971年,他編導、改編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黑色古裝片《馬克白》('Macbeth'),被認為是對曼森一夥的回應。
1974年,羅曼經不起好萊塢的誘惑重回故地,推出了傑克-尼科爾遜(Jack Nicholson)和費-唐納薇(Faye Dunaway)主演的犯罪動作片《唐人街》('Chinatown')。羅曼黑暗陰冷的恐怖執導風格貫徹全片,影片成為了70年代美國黑色電影的代表作品之一,也使他的事業達到了頂峰,獲得了第28屆英國學院、第32屆金球獎最佳導演,以及第47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他也藉此確立了在好萊塢的地位。可在1978年,羅曼被指控強暴了一位13歲的少女,在加州被逮捕。羅曼花了42天的時間進行辯解,法官最後猶豫了。在進一步的法律程序開始前,他逃離了美國,定居法國巴黎,雖避免了牢獄之災,但從此再也沒敢去美國。
1979年,羅曼在法國編導了娜塔莎-金斯基(Nastassja Kinski)主演的愛情片《苔絲》('Tess'),這部影片改編自托馬斯-哈代(Thomas Hardy)著名小說《德伯家的苔絲》('Tess of the d'Urbervilles'),他以一種寫實手法將哈代的小說浪漫地形象化,影片瀰漫著羅曼對宿命的無奈之情。羅曼憑藉此片先後獲得了法國愷撒獎、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以及第38屆金球獎第53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羅曼後來的作品開始走下坡路,很少能達到鼎盛時期的水準。他開始出現在一些舞台劇中,1981年,他回到了波蘭,執導並主演了舞台劇《莫扎特》('Amadeus')。
1988年,羅曼編導了懸念驚悚片《驚狂記》('Frantic')。這部由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和貝蒂-巴克利(Betty Buckley)主演的影片, 講述了一位美國人在法國巴黎尋找失蹤妻子的故事,此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評論界的認可和商業上的成功。1992年,他在法國編導了《苦月亮》('Bitter Moon'),影片由他的法國妻子伊曼紐爾-塞根納(Emmanuelle Seigner)和休-格蘭特(Hugh Grant)主演,這是一部反映情感和性墮落的影片,告誡人們把握自我、不必過分沉溺於肉慾。1994年執導的驚悚片《不道德的審判》('Death and the Maiden'),改編自智利劇作家阿里爾-多爾夫曼(Ariel Dorfman)的政治題材故事,由西格爾內-維弗(Sigourney Weaver)和本-金斯利(Ben Kingsley)主演。他將被本-金斯利強暴后而變得情緒不安的西格爾內-維弗內心挖掘至極,成為他最為黑暗壓仰的一部電影。
沉寂4年後,1999年羅曼-波蘭斯基帶著自己編導的驚悚片《第九道門》('The Ninth Gate')重返影壇。影片改編自西班牙作家(Arturo Paris Riverte)的恐怖小說,深刻揭示了人類內心深處的善惡、美醜,但影片上映后反響一般。2002年,羅曼推出了力作《鋼琴家》('The Pianist')。該片根據波蘭猶太鋼琴家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Wladyslaw Szpilman,阿德里安-布勞迪飾,Adrien Brody)的自傳體小說《一個城市的毀滅》('Death of a City')改編。描寫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但他的琴聲打動了一位德國軍官,在這位軍官的冒死保護下,終於迎來了自由。曾有過納粹集中營經歷的羅曼,在此片中融入了自己的親身體驗,將影片拍得沉重而又細膩感人,重塑了他一流導演的地位。雖然還在歐洲流放,但再次贏得了好萊塢及全球評論界、觀眾的認可,先後獲得了第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法國愷撒獎、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美國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導演,以及第75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
羅曼-波蘭斯基屬於能編、能導、能演的全才,自從孩提時代起,就主演過多部影片。1954年,21歲的羅曼就在波蘭電影巨匠安傑伊-瓦依達(Andrzej Wajda)的第一部影片《這一代》('A Generation')中擔任主角。後來,他又在《洛托納》('Lotna',1959年)和《無罪的巫師》('Innocent Sorcerers',1960年)中亮過相。除了在他自己創作的一些短片和影片中出演角色以外,他還在許多歐洲的電影中出演相當戲份的大小角色,如1974年安東尼奧-馬格里提(Antonio Margheriti)執導的恐怖片《魔鬼之血》('Blood for Dracula')、1992年德蘭-薩拉菲安(Deran Sarafian)執導的《飛越北極星》('Back in the U.S.S.R.')和1994年吉賽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執導的驚悚片《幽國車站》('A Pure Formality')等。
作為一個具有高超駕馭影片能力的藝術家,他還參与了許多影片的編劇工作。但他的作品中大多體現了他獨特的世界觀、人生觀。他對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使他的影片大多涉及暴力、死亡和孤獨,恐怖、懸念片是他拿手好戲,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罪惡大師'。(靜雨)
主要獲獎紀錄:
2003年因《鋼琴家》獲第7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提名
2003年因《鋼琴家》獲第56屆英國學院獎最佳影片
2003年因《鋼琴師》獲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
2003年因《鋼琴師》獲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
2003年因《鋼琴師》獲法國愷撒獎最佳導演
2002年因《鋼琴家》獲第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1999年因《第九道門》獲第12屆歐洲電影獎世界電影傑出歐洲成就獎最佳導演
1995年因《不道德的審判》獲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提名
1993年獲第49屆威尼斯電影節終生金獅獎最佳導演
1981年因《苔絲》獲第53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
1981年因《苔絲》獲第38屆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
1980年因《苔絲》獲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
1980主要影視作品:
2002年《復讎者》('The Revenge')
2002年《鋼琴家》('The Pianist')
2000年《向你致敬》('Tribute to Alfred Lepetit')
1999年《第九道門》('The Ninth Gate')
1999年《卡斯特努沃》('Castelnuovo')
1994年《不道德的審判》('Death and the Maiden')
1994年《幽國車站》('A Pure Formality')
1994年《累得要命》('Dead Tired')
1992年《飛越北極星》('Back in the U.S.S.R.')
1992年《苦月亮》('Bitter Moon')
1988年《驚狂記》('Frantic')
1986年《海盜奪金冠》('Pirates')
1979年《苔絲》('Tess')
1976年《怪房客》('The Tenant')
1974年《魔鬼之血》('Blood for Dracula')
1974年《唐人街》('Chinatown')
1973年《什麼?》('What?')
1972年《一位冠軍的下午》('Afternoon of a Champion')
1971年《馬克白》('Macbeth')
1971年《草地之船》('The Boat on the Grass')
1970年《沙灘的一天》('A Day at the Beach')
1969年《奇妙的基督》('The Magic Christian')
1968年《失嬰記》('Rosemary's Baby')
1968年《對面的女孩》('The Girl Across the Way')
1967年《天師捉妖》('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
1966年《荒島驚魂》('Cul-de-sac')
1966年《GG的慾念》('G.G. Passion')
1965年《冷血驚魂》('Repulsion')
1964年《你喜歡女人嗎?》('Do You Like Women?')
1964年《漂亮騙子》('The Beautiful Swindlers')
1962年《哺乳動物》('Mammals')
1962年《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
1961年《胖子和瘦子》('The Fat and the Lean')
1961年《參孫》('Samson')
1960年《明天見》('See You Tomorrow')
1960年《無罪的巫師》('Innocent Sorcerers')
1960年《倒霉》('Bad Luck')
1959年《天使何時下凡》('When Angels Fall')
1959年《洛托納》('Lotna')
1958年《兩個男人與更衣室》('Two Men and a Wardrobe')
1957年《除夕之夜》('End of the Night')
1957年《毀滅》('The Wrecks')
1957年《凶手》('A Murderer')
1955年《這一代》('A Generation')
1955年《自行車》('Bicycle')
1953年《三個故事》('Three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