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李安

李安的寫真照片

李安的生日是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安徽桐城。 他身高178cm。 他體重185kg。

角 色:編劇,導演
享譽國際的華人導演。
近年斐聲國際影壇,在太平洋兩岸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毫不誇張地說,他架起了東西方文化的溝通橋樑。作為一個自小在傳統中國家庭里長大的人,他除了拍出了《推手》、《喜宴》、《飲食男女》及最近正大紅大紫的《卧虎藏龍》等華語片以外,也拍出《理智與情感》等英語片,同時也拍攝了一些純粹的商業片諸如《冰風暴》、《與魔鬼共騎》。

李安1954年出生在台北,祖籍江西省德安縣。1975年他自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學院畢業,后前往美國留學。他先是在伊利諾斯大學學習戲劇導演,獲戲劇學士學位。后又前往紐約大學學習電影製作,並獲得電影碩士學位。在紐約大學學習期間,他拍攝了《追打》(「The Runner」)、《我愛中國菜》(「I love Chinese Food」)和《棒藝術家》(「Best The Artist」)等16毫米電影作品。1982年他拍攝了《蔭涼湖畔》(「I Wish I was That Dim lake」),獲紐約大學獎學金及台灣政府主辦的獨立製片電影競賽獎——金穗最佳短故事片獎。

1984年以《分界線》(「Fine Line」)作為其畢業作品,從紐約大學畢業。該片還獲紐約大學生電影節金獎作品獎及最佳導演獎。這段時間,他還參加了著名黑人導演斯派克·李(Spike Lee)的反映學生生活的電影《Joe's Bed-Stuy Barbershop: We Cut Heads》的攝製工作。接下來的6年時間,他一直在美國從事電影劇本創作工作。期間,他仔細研究了好萊塢電影的劇本結構和製作方式,試圖將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一些全新的作品。那段時間,李安完全靠妻子微薄的薪水度日,甚至當起了「家庭婦男」。他每天在家裡帶孩子、練習廚藝,閑下來就構想劇本。1990年完成了劇本《推手》(「Pushing Hands」),獲台灣政府優秀劇作獎。該劇本不僅為李安贏得了40萬元獎金,而且使他獲得第一次獨立執導影片的機會。1992年,他親自執導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將《推手》搬上了銀幕。這是一部反映在紐約的一家台灣人生活中的代溝和文化差異的喜劇片,這部影片在台灣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8個獎項的提名,並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導演評審團特別獎。此外,該片還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

由於《推手》的成功,李安再次獲得了執導電影的機會。他的第二部電影是1993年推出的《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在這是一部關於傳統倫理觀念的通俗劇。在這部影片中,他通過一個生性活潑的紐約人以一頓便宴來招待自台灣來參加他的婚禮的父母一事,進一步探索了二種文化和二代人之間在社會體制、倫理觀念和人際關係觀念上的迥異。通過這部電影,他探討了不同民族對於家庭、兩性關係和同性戀的認識。這是一部完全以好萊塢模式製作的中國電影,上映后贏得了一致的好評。該片在柏林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在西雅圖電影節上獲最佳導演獎,並獲得了金球獎和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在他的家鄉台灣,這部電影獲得了第三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作品、導演、編劇獎以及觀眾投票最優秀作品獎。從此,李安在國際影視界的聲譽猛增,一舉躍入世界知名導演行列。

1994年,他拍攝了《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這是他所執導的第三部電影,主要詮釋了家庭問題和新舊衝突這個主題。本片的主演是台灣著名演員郎雄(Sihung Lung)。這是李安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部電影,本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提名,第三十九屆亞太電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輯獎,第七十七屆大衛格里菲斯獎最佳外語片獎,並獲獨立製作獎和第七屆台北電影獎優秀作品獎,列1994年台灣十佳華語片第一名。

成功地拍攝了這部影片之後,李安跨進了好萊塢主流電影製作的大門,1995年他執導了他的第一部英語片《理智與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這部電影改編自簡·奧斯汀的小說《理智與情感》,編劇是本片的女主角艾瑪·湯普遜。該片獲得諸多獎項,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湯普遜還獲得最佳劇本改編獎),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金熊獎及多項英國學院獎。李安還評選為全國影評協會和紐約電影評論家協會最佳導演。

1997年,李安又開始改編里克·穆迪(Rick Moody)的小說《冰風暴》(「The Ice Storm」)。本片講述的是在「水門事件」那個年代,康涅狄格州的一個家庭內發生的種種矛盾——四十多歲的男人面臨著中年危機;正值青春斯發育階段的少男少女整日與爹媽針鋒相對;夫妻間不可告人的秘密……。該片的主要演員包括凱文·克萊恩(Kevin Kline),西戈尼·韋弗(Sigourney Weaver),瓊·艾倫(Joan Allen)和克里斯蒂納·里奇(Christina Ricci)等。李安在這部片中,詮釋了七十年代美國家庭關係的微妙的一面,本片的成功使李安在國際影視界聲譽大振。這部影片也贏得了許多項國際電影協會的獎項,包括1997年編劇詹姆斯·沙穆斯(James Schamus)在戈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的最佳編劇獎。憑藉此片,李安確立了他在好萊塢A級導演行列中的地位。

此後,李安轉而嘗試拍攝反映美國內戰的影片——《與魔鬼共騎》(「Ride with the Devil」)。與前兩部影片相比,李安的這部美國西部片並沒有引起大的反響。

一部《卧虎藏龍》(2000年)令李安被冠上「華人之光」的光環,該片創下了美國有史以來外語片的最高票房紀錄,並橫掃多個國際影展獎項,包括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及最佳導演、獨立精神獎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等。挾《卧虎藏龍》之勢,李安在2002年接拍《變形俠醫》(Hulk),是一部庸俗的商業片,備受批評,令他感到身心俱疲,萌生退意;其後經父親鼓勵,2005年返美接拍《斷背山》,並成功再憑此片在國際影壇掀起風浪,拿下金球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及最佳劇本、英國電視電影學院最佳影片大獎及最佳導演獎、美國製片人公會最佳影片等多個獎項;更憑《斷背山》成為首位華人導演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色·戒》片長156分鐘,因瘋狂做愛鏡頭在美國影片分類系統中評為NC-17, 即17歲以下不得觀看,該片獲得2007年64屆威尼斯金獅獎最佳影片等獎項。因床戲、女性角色、和對抗戰的理解問題等等引起很大爭議,被一部分觀眾抵制。

最新作品

《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Taking Woodstock (籌備中, 預計2009年底上映)

電影「Taking Woodstock」背景設計在1969年的夏天,數千名年輕人湧進美國紐約小鎮貝塞爾體驗音樂、和平,以及常見的性愛與藥物。
  劇本改編自音樂節創辦者之一Elliot Tiber的回憶錄《Taking Woodstock∶A True Story of a Riot, a Concert, and a Life》。現實中,Elliot出身自中產猶太家庭,一直對父母隱瞞同性戀傾向,到60年代,他出力舉辦「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受到當時鼓吹愛與和平的社會氣氛所感染,終於走出衣櫃,公開同性戀身份。
  影片劇情主要環繞Elliot籌辦伍德斯托克的經過,60年代紐約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同志社區生活面貌,以及主角出櫃的心理掙扎。據悉,影片只有一個男主角,扮演Elliot者會由頭擔到尾,當中並有一大班出色配角作綠葉,與李安合作多年的Focus Features這次繼續負責製作,劇本並由該公司總裁詹姆斯-夏慕斯(James Schamus)執筆。影片暫定於年底開拍,並準備在明年該音樂節40周年紀念時上映。

演員方面, 導演李安準備在新作中啟用名為現年35歲的喜劇演員迪米特利·馬丁。 馬丁畢業於耶魯大學和紐約大學法學院,最先從事的是單口喜劇表演,憑藉自編自演的喜劇《如果我》(If I )獲得愛丁堡藝穗節的畢雷喜劇獎(Perrier Comedy Award),后創作《柯南·歐布萊恩深夜秀》(Late Night with Conan O'Brien)被日間艾美獎提名,他還是大名鼎鼎的《喬恩斯圖爾特每日秀》(The Daily Show with Jon Stewart)的創始人和主持人之一。這位多才多藝的喜劇片同李安的攜手不難讓人聯想起另一部音樂傳記片《24小時派對狂》的史蒂夫·庫根和邁克爾·溫特伯頓。


色·戒 (2007年)

主演:梁朝偉 王力宏 湯唯 陳沖
上映:2007年9月28日
類型:愛情片 劇情片 戰爭片
地區:中國大陸 中國香港 中國台灣 美國
語言:國語
顏色:彩色

劇情介紹
根據張愛玲小說改編,是少數以前衛手法探討女性心理及情慾的作品,描述1942年末,一位女知識青年,化身刺客,企圖用美人計,刺殺汪精衛陣營中一位高級特務,雙方在政治、權謀、性之間爾虞我詐的故事。



主要作品及獲獎情況
《推手》(PUSHING HANDS)(1991)
金馬獎最佳 男主角、最佳女配角、評審團特別獎
亞太影展最佳影片
法國亞眠影展最佳處女作導演獎
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台灣分會金炬獎最佳影片

《喜宴》 (THE WEDDING BANQUET)(1993)
柏林影展金熊獎
杜維爾影展影評人獎
盧卡諾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藍豹獎
紐約國際獨立電影及錄影帶展導演獎
西雅圖國際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紐約同性戀反歧視聯盟傑齣電影獎
洛杉磯同性戀反歧視聯盟傑出同性戀獨立製片獎
義大利皮斯卡拉影展最佳編劇
義大利國際影評人協會金車獎年度最佳影片
金馬獎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飲食男女》(1994)
戛納電影節 國際影評人單元開幕影片
亞太影展 最佳影片、最佳剪輯
全美國家影評人協會 最佳外語片
堪薩斯市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首映》雜誌美國年度十大佳片,名列第七

《理智與情感》(1995)
柏林影展 金熊獎
奧斯卡 金像獎 最佳改編劇本
金球獎 電影戲劇類最佳影片、最佳編劇
英國影藝學院 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
倫敦影評人協會年度英國最佳劇本
全美國家影評人協會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
紐約影評人協會 最佳導演、最佳編劇
全美廣播影評人協會 最佳影片、最佳編劇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 最佳編劇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
電影演員公會 最佳女配角
德國電影獎 最佳外語片
德國藝術電影院公會最佳外語片
倫敦標準晚報英國電影獎最佳女演員,最佳編劇
USC劇作家獎作者及編劇
美國作家協會最佳改編劇本
英國作家協會電影劇本獎

《冰風暴》(1997)
戛納影展 最佳編劇
夏威夷國際影展電影師爺特別獎
英國影藝學院 最佳女配角
丹麥Bodil獎最佳美國電影
瑞典GULDBAGGE獎最佳外語片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亞軍

《與魔鬼共騎》(1999)
杜維爾影展 美國導演特別成就獎
Harry Award

《卧虎藏龍》(2000)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樂
金球獎 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
美國導演公會 最佳導演
《時代》周刊最佳導演
《時代》2000年度最佳影片
《洛杉磯時報》2000年最佳外語片
美國電影協會年度風雲導演
獨立精神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樂
英國影藝學院最佳外語片、最佳導演戴維連獎、最佳服裝、最佳音樂
倫敦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全美國加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全美廣播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攝影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
達福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
堪薩斯市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亞美影展最佳好萊塢影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
多倫多影展觀眾票選最受歡迎影片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
東南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金衛星獎最佳外語片
......(以下省略31項獎項)

《綠巨人》(2003)

《斷背山》(2005)
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全美國家影評人協會 十大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配角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紐約影評人協會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演員
金球獎 劇情類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原創歌曲
美國導演協會 最佳導演
2006年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等四座獎項。
2006年 美國製片獨立精神獎
2006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電影配樂共三個獎項。
......(以下省略28項獎項)

《色,戒》(2007)
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佳攝影
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最佳新人、最佳改編劇本、 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明代安平伯李安

李安演出的電影

李安曾經參與的電影有豪華同志電影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