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朱石麟

朱石麟的寫真照片

朱石麟的生日是1899年07月27日,出生于江蘇太倉。

朱石麟


1923年加入華北電影公司任編譯部主任,抱病寫了《自殺合同》、《故都春夢》、《戀愛與義務》等劇本。1932年到上海加入聯華影業公司,正式投身電影界。《慈母曲》是這個時期朱石麟編導的最重要的一部影片。抗日戰爭期間,拍攝了許多抗日救國題材的影片,對抗戰勝利發揮了積極的作用。1946年去香港,成為首批拓荒者之一。在最初的兩年內朱石麟拍了《同病不相憐》、《玉人何處》等影片。1948年拍攝大型歷史宮閨片《清宮秘史》,引起轟動。次年又導演了《生與死》。五十年代是朱石麟創作的高峰時期,因創作了《一板之隔》、《中秋月》、《一年之計》等眾多佳片被譽為「香港寫實主義電影的領導者」和「香港社會生活喜劇的倡導者」。《故園春夢》是其執導的最後一部作品。



朱石麟1899年7月27日—1967年1月5日,原籍江蘇太倉,中國電影導演、編劇。

1923年朱石麟加入華北電影公司任編譯部主任,抱病寫了《自殺合同》、《故都春夢》、《戀愛與義務》等劇本。《故都春夢》是一部編、導、演完美結合的影片,公映時轟動一時,朱石麟由此在電影界名聲鵲起,為他加入電影界打開門路。

1932年朱石麟到上海加入聯華影業公司,正式投身電影界。《慈母曲》是這個時期朱石麟編導的最重要的一部影片。這可以說是中國電影題材中涉及到老人問題的第一部,半個世紀過去了,仍有很大的感染力和現實意義。該片在鏡頭運用上很講究,鏡頭的巧妙使用為成功地塑造人物,渲染氣氛打好了基礎。當時資金有限,但朱石麟總是喜歡在有限的條件下去探索實驗。他工作嚴謹,從不粗製濫造,努力用最好的電影語言去表達內容。

抗日戰爭期間,朱石麟拍攝了許多抗日救國題材的影片,對抗戰勝利發揮了自己積極的作用。1946年朱石麟去香港,當時的香港電影界荒涼一片,朱石麟成為首批拓荒者之一。在最初的兩年內朱石麟拍了《同病不相憐》、《玉人何處》等影片,這些影片技法嫻熟,也接觸了一些社會問題,但是沒有得到重視。

1948年朱石麟拍了大型歷史宮閨片《清宮秘史(1948)》,引起轟動。次年又導演了《生於死》。這部影片在構思上超現實,在細節描述上卻細膩真實,是別創一格的影片。

五十年代是朱石麟創作的高峰時期,創作了《一板之隔》等多部佳片。朱石麟善於在平凡人與平凡的生活中,發掘人性的美,他更善於用細膩而又流暢、含蓄而又幽默的手法,寫出人與人之間夾纏不清、難分是非的糾紛。

朱石麟從影40多年,以病殘之軀編導影片100多部,其中很多影片已成經典。大部分電影至今都有生命力,並繼續影響著許多熱愛電影的年輕一代。他的影片在海外有較高的聲譽,他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