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方靜

方靜的寫真照片

方靜的生日是0999年11月30日,出生于北京。 她身高163cm。

座右銘: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最喜歡的眼色:白
  最喜歡的食品:辣椒
  最喜歡的飾物:耳環
  主持特點或希望達到的風格:敏銳、理性、客觀
【方靜-簡介】
  方靜,1971年6月出生,研究生學歷,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欄目主持人。23歲成為《中國新聞》欄目主播,先後擔任《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國際觀察》等名牌欄目主持人。在中央電視台首次72小時直播報道——香港回歸報道和人類進入新紀元全球直播報道中,分別擔任總主持人和中國區總主持人。曾應邀在哈佛大學、福克斯新聞台作訪問學者和亞洲新聞分析員。「非典」肆虐時,毅然提前回國,參与非常時期的報道。以深厚的知識功底,清新的主持風格,深刻的分析評論,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觀眾喜愛,走出了一條從播音員到主持人成功轉型之路。作為青年志願者形象大使,義務主持公益晚會和活動近百場,并行程數萬公里,赴貴州等地看望志願者和困難群眾,設立方靜專項助學獎學金,使上百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獲國際華語主持人金獎、中國播音主持作品獎、彩虹獎等[1][2]。
【方靜-有關方靜的文章】
  方靜:看上去很美
  其實,方靜並不是那種長得十分明艷的女孩兒。但不知為什麼她出現時,卻能讓人直覺眼前一亮--某種淡定自若而又生動無比的氣韻似乎在她周身流溢不止,在熙熙攘攘、千人一面的人群中顯得分外獨立突出。再近距離仔細觀察她的外貌穿著--一張乾淨的素臉,一頭濃黑的長發,淡灰的襯衫長褲,看似隨意自在實則細緻講究,如此遠離張揚、自然妥帖、卻又張顯個性的裝束,看上去更襯出她的與眾不同。
  沒想到,方靜絕不僅僅是看上去很美那麼簡單,她的談吐比她的服飾更為自然引人。不過,初接觸時我冷不防被這種久違的率真嚇了一跳。聽慣了「名人」滔滔不絕、充滿「傳奇」色彩的自述,到了方靜這裏全變成輕描淡寫、甚而帶些自我調侃味道的言論;採訪知名媒體人士慣用的一些常規問題都在她的爽然笑語間碰了「軟釘子」:她說自己現在是個很「乏味」的人,生活中只有兩件事--工作、學習,無暇顧及其他所謂業餘愛好,全然不與風花雪月的事沾邊;至於自己的成長經歷,也與他人一般無二,不足為外人道也......乍一聽聞如此率直不羈的言辭,我甚至有難以招架的感覺--再問些什麼好呢?一切在別人看來可以大大炫耀一番的事,在方靜那兒都被當成微不足道或理所當然的事一筆帶過。為什麼不多講講兒時的她是如何被郭蘭英收作最小的徒弟的故事呢?還有她那富於挑戰精神的抉擇自身命運的經歷--學習成績優異的她放棄保送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的機會,與上千名各路好手經幾番角逐最終入選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為什麼不細細描述一番有關她在各重大文藝晚會(如97年多倫多華人華僑春節晚會、98年中央電視台抗洪賑災義演)客串主持的輝煌業績呢?還有她對九七香港回歸、柯林頓訪華、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等重大歷史事件的採訪報道情況……1994年到中央電視台開始她的新聞播音、採訪工作,五年的時間,她本有太多精彩的故事可以講,但任憑我百般「盤問」 、誘導,她仍是笑言「不提也罷」。 
  漸漸地我意識到:方靜是我接觸過的同齡女孩中最富於思辨色彩的;不過二十七、八的年紀,卻有著絕不浮躁且極具知性的言行:在中文節目主持人當中方靜的英文水平是相當好的,甚或不遜於某些科班出身的英語節目主持人,沒有人要求她一定要具備優秀的英語聽說能力,但她自覺這是必備的素質之一,於是便長期不間斷地苦練;同樣一條新聞,她播音的效果決然不同於他人,能給觀眾留下極深的印象。方靜說:每一次播新聞的時候,她都會問自己「我此刻說的事件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會發生?如果進一步發展下去會有怎樣的結果?」在一切都瞭然於心的情況下,她就會選擇最適當的語態來表述一條新聞,並將自己對其間蘊含的深層含義的認知傳達給觀眾;鏡頭前,她從無大悲大喜的表情,因為她覺得新聞播音需要的不是「會煽情的人」,而是一個不從個人好惡出發,多做客觀評價和思考的,表現得更為冷靜理智的主持人。想來,這就是方靜何以在屏幕上看起來總是「冷冷」的原因吧?但私底下,方靜卻是個很愛笑的人,而且由於那笑容是如此坦蕩、率真,54jq.com所以極富感染力。 
  工作這般忙碌,方靜仍然沒有放棄充實自我的機會,業餘時間又在北京大學進修社會學的研究生課程,兩年間樂此不疲地奔波于電視台和學校間。現在,她已為六月的論文答辯做好了一切準備,那是一個探討有關中國傳媒社會職能變遷的命題,題目長得我記也記不住。我只想知道她是如何做到工作、學業樣樣出色的,方靜再次展開一臉盎然的笑意:「說真的,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希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量做好每件事。年輕時,我要傾力工作、學習,將來在事業上能有所成;而後半生,我會給自己留出二十年的時間,好好享受生活:聽古典音樂會、看畫展、旅遊等等,做一切我曾期望有時間做的事!」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對於方靜,我想倒不如說是「我思故美麗」。
  中性的知性女性方靜
  一個從《中國新聞》到《東方時空》,如今又走進《焦點訪談》和《國際觀察》的主持人,一個生活中隨和、風趣、愛笑的她卻以冷靜、理性、深刻走進了高端新聞節目,這就是方靜。
  不因喜歡而選擇 卻因熱愛而執著
  高中學習成績優異的方靜放棄了保送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的機會,與上千名各路好手經幾番角逐最終入選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如果不是因為喜歡是很難做出這樣的選擇的,畢竟15年前播音員遠沒有現在這麼風光。但是方靜卻說在做主持人之前其實不知道主持人究竟有什麼意思,也許是從小唱民歌給她的一副好嗓子將她帶進了這個行當,她直到上了大學才知道將來很有可能要當主持人了。十年後,當有人問到:「你認為在30年後的某一天,你還會自信地說一句:我永遠熱愛主持嗎?」方靜的回答卻是:「我想我會,儘管30年後也許我已經成了一個老師,或是做別的事,但是不管我在做什麼,我想主持這個職業,是我非常熱愛的。」作為一名主持人,方靜認為熱愛這門職業,這就是她最大的優勢。不因喜歡而選擇,卻因熱愛而執著,「我選擇自己的這個職業完全是盲目的,工作之後才知道這是一個非常神聖的職業,值得你用一生的時間,用一生中的每一天去學習和工作」。
  簡單的生活 不簡單的人生
  據說叫「靜」的人都不靜,但方靜卻是真的能靜下來,業餘的多半時間她都在家躺著看書。「我喜歡讀書,各種各樣的,尤其是社會科學方面」。方靜說自己現在是個很「乏味」的人,生活中只有兩件事——工作、學習,無暇顧及其他所謂業餘愛好,全然不與風花雪月的事沾邊,有很多時尚的東西好像都不太能吸引她我,比如:上網、開車、炒股,關鍵是她不想學。「所有人見到我本人,都說我不是電視里的那個人,電視里的人太嚴肅,太刻板。生活中人比較隨和,愛說笑,大部分人說更喜歡我生活中的樣子。」開朗的方靜將自己的簡單生活描寫得甚至有些單調,但是人生的經歷卻告訴我們她並不簡單。她是郭蘭英收的最小的徒弟,從小就是一個民歌手,小時候的她比現在更有名;學習成績優異的她放棄保送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的機會,與上千名各路好手經幾番角逐最終入選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1994年到中央電視台開始她的新聞播音、採訪工作,她做的第一期節目,就被當時的台長看中。在《中國新聞》六年幾乎拿到了新聞播音方面所有的獎項; 2002年被公派美國學習,四個月在福克斯新聞台做訪問交流,四個月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回國之後又先後成為《焦點訪談》、《國際觀察》這樣的高端新聞節目主持人……一切在別人看來可以大大炫耀一番的事,在方靜那兒都被當成微不足道或理所當然的事一筆帶過,用她的話說是「不說也罷」。 
  作為《焦點訪談》的女性主持人,敬一丹給人溫柔、關懷和貼近的親切感,而方靜卻更顯示出新聞的中性和冷靜。鏡頭前,她從無大悲大喜的表情,因為她覺得新聞需要的不是「會煽情的人」,而是一個不從個人好惡出發,多做客觀評價和思考的,表現得更為冷靜理智的主持人。豐富的閱歷和社會學的背景使方靜具有了同齡女性所少有的思辨色彩和絕不浮躁且極具知性的言行。她認為新聞類型的主持人所要具備的最重要的素質是好奇心和實事求是的精神。談到作為主持人,她是否是一個對時事有獨到見解的人,方靜說:「獨到談不上,但是我痛恨人云亦云,痛恨盲目跟風,凡事總要問個究竟。」 方靜的「中性」還有一部分來自她像男人一般的率性:坦陳自己是個「乏味的人」54jq.com;以前喜歡看自己的節目,有自戀傾向;自己干不好的事情很多,「李詠的煽情,白岩松的滔滔不絕,這都是我所不具備的,不具備的就不要往那個方向去努力,找准自己適合的事去做」;說起自己的學習階段,坦言「上學的幾個階段其實我都不喜歡,因為始終是非常被動的在學習,直到上了大學才開了竅,覺得學習是對自己好的一件事,但是大學又學得太苦,要說喜歡的話,也許還是哈佛的四個月」。具有一種理性男人特有的冷幽默應該是知性女性「修鍊」到一定程度才能透出的味道,方靜能給你這樣的感覺。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是方靜的人生格言。在播音系同學和電視台同事的眼中,方靜一直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對自己的理想有著不懈的追求。在中文節目主持人當中方靜的英文水平是相當好的,甚或不遜於某些科班出身的英語節目主持人,沒有人要求她一定要具備優秀的英語聽說能力,但她自覺這是必備的素質之一,於是便長期不間斷地苦練。方靜挺著急自己的英語始終沒有用上,「因為你投入了很多經歷學習,我如果把它扔了,就覺得我以前的時間和精力都白費了,所以就接著往下學吧。後來對於我來說也找到了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學英語不單單是學語言了,比如說我可以看CNN,可以聽廣播,同時也了解一些新聞事件。在這個過程中,一邊強化自己的英語,一邊開闊了視野。我當然希望有這個工具可以很好地用在工作中,但是學英語不單單是為了工作,它能使你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收穫。」機會總是光顧有準備的人,她出現在《國際觀察》的主持中,一個向來由英語很好、對國際問題有相當研究的水均益獨自主持的節目,這無疑是對她的肯定。
  工作忙碌,方靜仍然沒有放棄充實自我的機會,她曾用業餘時間在北京大學進修,在選擇研究方向時,卻選擇了社會學的研究生課程,在大學的時候就喜歡看社會學方面的書的方靜認為,新聞學和社會學本是一家,有淵源。至於說到她是如何做到工作、學業樣樣出色的,方靜再次展開一臉盎然的笑意:「說真的,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希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量做好每件事。年輕時,我要傾力工作、學習,將來在事業上能有所成;而後半生,我會給自己留出二十年的時間,好好享受生活:聽古典音樂會、看畫展、旅遊等等,做一切我曾期望有時間做的事!」
  談到對自己未來的期望和打算,方靜說:「因為我總是去做一個已經形成自己固定風格和收視群的節目,我總是面臨著別人對我的裁判是像還是不像,我從業以來最大的幸福是總是能夠做一些優秀的名牌欄目,無論是《中國新聞》、《東方時空》,還是《焦點訪談》、《國際觀察》,但是最大的痛苦是從來沒有做過一個讓我自己來確立它的風格的節目。」未來的熒屏我們期待著一個精彩的個性方靜,一個知性的主持方靜[1]。
【方靜-主持欄目之《東方時空》】
  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開辦於1993年5月1日,這個45分鐘的雜誌型新聞節目播出伊始就產生了廣泛影響,改變了中國大陸觀眾早間不收看電視節目的習慣,被譽為是「開創了中國電視改革的先河」。
  經過2000年11月27日的一次大改版,《東方時空》從45分鐘擴為150分鐘,以演播室為調度中心,用直播方式將新聞、實用資訊、新聞專題等諸多內容有機串聯,更加突出信息的時效性和服務性,還推出了《東方時空》所獨有的周末版節目,構成渾然一體的大型早間新聞雜誌型節目,被兄弟媒體評價為 「中國新聞晨報」,中國「新世紀傳媒新動向的代言人」和「電子媒體發展的趨勢」。
  2001年10月,《東方時空》再次改版,將新聞及資訊節目分離出去,在保留原有的《東方之子》、《百姓故事》、《世界》、《紀事》各子欄目的基礎上,推出新的子欄目《時空連線》。
  2004年9月1日,《東方時空》移師晚間黃金時段,聯手央視一套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推出晚間強檔新聞版塊。面對難得的機遇和空前的挑戰,《東方時空》要以新的起點,新的面貌,新的高度打造電視新聞雜誌第一高度。
  黃金時間的《東方時空》繼續堅持其一貫的主流性和新聞性,堅持對新聞事件和人物進行全面、深度、個性化報道,在原有的各個版塊基礎上,新增《時空看點》、《時空調查》和《媒體觀點》三個新元素。整合后的《東方時空》將實現各部分彈性互動,風格更加一致。
  《時空連線》——第一時間直擊新聞事件,為觀眾帶來快速深入的現場報道。我們的目標是成為CCTV當天國內重大新聞最權威、最及時的專題報道窗口。
  在過去十一年的成長過程中,《東方時空》在節目形式和內容上不斷推陳出新,努力提高節目內在品質。在將來的日子里,《東方時空》將一如既往地真誠面對觀眾,內容上加強新聞性,更加貼近民生,形式上更加鮮活互動,風格更加統一,以全新的面孔翻開中國電視新聞雜誌嶄新的一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