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卡普拉的寫真照片
弗蘭克·卡普拉的生日是1897年05月18日,出生于義大利西西里。
1897年5月18日,弗蘭克·卡普拉出生在義大利西西里的Bisacquino。6年後,卡普拉全家登上開往紐約的客輪,去美國加州投奔弗蘭克的哥哥本傑明,而當時全家兩個大人和六個孩子對英語都一竅不通,在開往洛衫磯的火車上,一家人以麵包和香蕉充饑,因為無法用英語交流。
1909年,弗蘭克進入洛衫磯的手工技術中學就讀,放學后靠賣報紙賺錢,有時為了引起行人的注意多賣些報紙,弗蘭克不惜和兄弟在街頭撕打起來。後來弗蘭克和別人組建了二人樂隊,在洛衫磯的紅燈區賣唱。弗蘭克的家人勸他輟學打工,而懷有美國夢的弗蘭克深知要出人頭地就必須完成學業。1915年,弗蘭克到Throop技術學院繼續深造,在那裡他因為蒙田的作品開始喜歡上詩歌。
1917年4月,美國向德國宣戰,弗蘭克也應徵入伍,成為一名軍需官,不過在一戰尾聲的任務中,弗蘭克染上了西班牙流感,這種流感曾在全世界奪走2000萬人的生命,弗蘭克也不得不離開部隊。在康復期間,弗蘭克成為了約翰·福特執導的一部影片的臨時演員,在片中扮演一個苦力,誰也不曾料到,就是這個苦力在20年後成為了好萊塢的頭號導演。
在隨後的日子里,弗蘭克依然不知疲倦的從事不同職業,從修剪果樹的工人到家庭教師,但大多時候他都處在失業當中,閑暇之餘,他開始創作短篇故事,後來被用作劇本。1921年在舊金山,弗蘭克被僱用幫助拍攝短片。1923年,弗蘭克與第一任妻子移居好萊塢。
1924年,弗蘭克開始為著名喜劇演員哈里·朗東(Harry Langdon)的影片編寫笑料,並被朗東看中,朗東後來指定弗蘭克來執導1926年的《The Strong Man》,影片成為當年的熱門。儘管已經步入影壇,但弗蘭克的電影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他被人解僱、拖欠工資,直到哥倫比亞公司老闆哈里·柯恩以1000美元的報酬聘他作導演,弗蘭克不拘一格的執導風格很快被柯恩看中,一系列影片應運而生,隨著弗蘭克的聲名日盛,片酬和投入也隨之飆升,製片公司更藉機迅速壯大。
1933年,弗蘭克以30萬美元的投入拍攝了《一日貴婦》,首次博得奧斯卡的關注,獲最佳導演獎提名,也由此奏響了他在好萊塢揚名立萬的序曲。在弗蘭克隨後的作品中,《消失在地平線》、《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和《生活多美好》都曾獲奧斯卡提名,而《一夜風流》、《第茲先生進城》和《浮生若夢》則讓弗蘭克三次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在1936至1939年間,弗蘭克曾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席,1958年任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在1960至1961年間任美國導演工會主席,1982年被美國電影學會授予終生成就獎。即使是在二戰期間,弗蘭克仍然身先士卒,開始拍攝宣傳片,他的作品成為戰爭中最優秀的美國宣傳片。
1991年9月3日,在留給世人50餘部在時間長河中歷久彌新的作品之後,高齡94歲的弗蘭克因心臟病在夢鄉中永辭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