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的寫真照片
常香玉的生日是1923年10月24日,出生于河南。
常香玉,自幼隨父張福仙學戲,9歲去密縣太乙新班搭班,並拜翟燕身、周海水為師,學豫西調。初習小生、鬚生,后專工旦角。10歲即登台演出,13歲以演出新改編的《西廂》而聞名開封。她在藝術上勤奮好學,勇於革新,曾廣泛吸收京劇、評劇、秦腔、河南曲劇以及墜子、大鼓等藝術之長,以豐富自己的唱腔和表演,同時把風格不同的各種豫劇唱腔──豫東調、祥符調、沙河調等,融會於豫西調中,獨創新腔,成為豫劇中的一支主要流派。她的演唱熱情奔放,有剛有柔,揮灑自如;做功剛健清新,優美大方。代表劇目有《拷紅》、《白蛇傳》、《花木蘭》、《戰洪州》、《大祭樁》和現代戲《人歡馬叫》、《紅燈記》等,戲路寬廣。1948年,在西安創辦香玉劇校,教學和演出相結合,培養了不少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改為香玉劇社。1951年,為支援抗美援朝,率領劇社在西北、中南和華南等地義演,以全部收入捐獻「香玉劇社號」戰鬥機,被譽為「愛國藝人」。被選為第一、二、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2年,曾出席維也納世界人民和平大會。同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榮譽獎。1956年,河南豫劇院成立,任院長。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當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現任河南省戲曲學校校長。
2004年7月27日國務院追授已故豫劇大師常香玉「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
姓名:常香玉
原名:張妙玲
生日:1922年
籍貫:河南鞏縣人
丈夫:陳憲章,劇作家。
父親:張福仙,豫劇西府調藝人
常香玉,豫劇表演藝術家,河南鞏縣人,1922年出生,原名張妙玲。
出身藝人家庭的她,九歲隨父張福仙搭班學戲,拜翟燕身、周海水為師並隨義父姓改名為常香玉。初學小生、鬚生、武丑,后專演旦腳。幼功深厚。十歲登台,十三歲主演6部《西廂》,名滿開封。原唱豫西調,后在演出中逐漸融合豫東、祥符各調,並吸收曲劇、墜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劇等一些唱腔,別創新腔。1938年後因病不能再演武戲而潛心鑽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說白的改革。1941年赴陝甘演出。1948年在西安創辦香玉劇社,致力於培養青年演員。1951年為支援抗美援朝,率劇社巡迴西北、中南、華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獻「香玉劇社號」戰鬥機一架,有「愛國藝人」之譽。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榮譽獎,同年出國演出。
「常派」唱腔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淳厚,格調新穎,以聲繪情、以情帶聲,多彩多姿,雅俗共賞,表演剛健清新、細膩大方,內涵深邃、性格鮮明,在表達人物內在的思想感情上,細緻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蘭》、《拷紅》、《斷橋》、《大祭樁》、《人歡馬叫》、《紅燈記》等。
在藝術上廣泛吸收京劇、評劇、秦腔、河南曲劇以及墜子、大鼓等藝術之長,同時把風格不同的各種豫劇唱腔--豫東調、祥符調、沙河調等,融會於豫西調中,獨創新腔,成為豫劇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譽為「豫劇皇后」。
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榮譽獎。1994年6月榮獲「亞洲最佳藝人終身成就藝術獎」。199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她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分會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河南省戲曲學校校長,是一、二、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丈夫:陳憲章,劇作家。曾任香玉劇社副社長。有五個子女。
父親:張福仙。豫劇西府調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