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史蒂夫·馬丁

史蒂夫·馬丁的寫真照片

史蒂夫·馬丁的生日是1945年08月14日,出生于美國德克薩斯州。 他身高183cm。

有「白頭笑星」之稱的斯蒂夫·馬丁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10歲時搬至南加州定居,少年時期就對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77年,他曾因演出《荒唐侍者》(The Absent-Minded Waiter) 入圍最佳男配角。直到進入80年代后,斯蒂夫·馬丁在大銀幕上的表演才越來越受到觀眾們的歡迎。其後他在喜劇片的表演上精益求精,更憑藉一張機敏且充滿幽默感的巧嘴成為熱場高手,是熱門電視節目「周六夜現場」的常客,也曾多次受邀主持奧斯卡電影獎與格萊美音樂獎頒獎典禮。2000年更迎來他事業的新高峰,由於風格另類而沒有一部作品正式獲得過奧斯卡承認的他,終於獲頒美國電影學院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喜劇)。2000年這座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含金量之高可能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儘管備受觀眾的喜愛,但是斯蒂夫·馬丁過去的作品一向以結構小巧的中低成本B片見長。而在獲得這座金像獎之後,各大影業公司都積極斥資與他合作,以至於一年便有4部斯蒂夫·馬丁主演的影片在北美上映。在這4部由斯蒂夫掛牌出演的影片里,《房倒屋塌》便是其中最具賣相也最具人氣的大賣座片。影片投資超過2千萬美元,由《月光旅程》的製作方海德公園娛樂公司擔任影片製作,以執導浪漫喜劇《婚禮計劃者》成為商業票房導演的亞當·山克曼帶領劇組執棒。之後由斯蒂夫·馬丁的《兒女一籮筐》和《兒女一籮筐2》都是既叫好又叫座的喜劇片。2006年他與碧昂斯和讓·雷諾合作了新版的《粉紅豹》,雖然影片口碑不佳,但斯蒂夫·馬丁的號召力仍不減當年。



1945年8月,史蒂夫·馬丁出生在德克薩斯的威柯,父親是一位房地產公司主管。史蒂夫5歲時隨父母來到加利福尼亞定居。7歲的時候他在一出學校劇中首次接觸表演,1963年高中畢業后,他進入加州州立大學學習哲學,但很快就把注意力轉向表演,轉學到洛杉磯的加州大學主修戲劇,沒多久他又想成為一名喜劇作家,再次輟學,並前往紐約加入了奈瓦福特劇院。60年代末到70年代,他先後為《The Glen Campbell Goodtime Hour》、《The Ray Stevens Show》、《Half the George Kirby Comedy Hour》和《The Sonny and Cher Comedy Hour》等電視節目撰寫劇本,並擔任過《周六夜現場》的客串主持,他極富創新和充滿嘲弄的幽默感讓他迅速躥紅為人們熟悉的明星。
1977年和1978年的喜劇專輯《Let』s Get Small》和《A Wild and Crazy Guy》分別贏得兩項艾美獎,為史蒂夫取得事業初期的勝利。作為成功的作家,馬丁參与創作、獲過艾美獎的《The Smothers Brothers Comedy Hour》讓評論家們讚嘆不已,他1975年的電視電影《Van Dyke and Company》劇本曾獲艾美獎提名。
1978年史蒂夫出演了銀幕處女作《光芒萬丈》(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次年由他創作劇本《大笨蛋》(The Jerk)中的主角成為他表演的突破點。1984年《雙重身份》(All of Me)中他扮演被女人附體的律師贏得廣泛欣賞,並捧得國家電影評論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和國家影評人協會獎。1987年,他在浪漫喜劇《愛上羅珊妮》(Roxanne)中的表現獲得了洛杉磯影評家協會獎和作家協會獎,確立了自己傑出演員和作家的雙重身份。他其他的電影作品有《天降財神》(Pennies from Heaven)、《大偵探對大明星》(Dead Men Don't Wear Plaid)、《換腦怪傑》(The Man with Two Brains)、《孤家寡人》(The Lonely Guy)等。在幾十年的電影生涯中,史蒂夫獲得過兩個國民票選大獎、一個美國喜劇終生成就獎、一個波士頓電影節獎和一個馬克·吐溫獎。

史蒂夫·馬丁演出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