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于伶

于伶的寫真照片

于伶的生日是1907年02月14日,出生于江蘇宜興。

1932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北平分盟,並籌建了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北平分盟。1933年 1月,由北平調往上海左翼劇聯,參加戲劇運動的組織工作。同時為《申報》電影專刊撰寫評論文章,參加對「軟性電影」論的評判。1937年,參加《保衛盧溝橋》的寫作,並擔任演出委員會主任兼舞台監督。抗日戰爭時期,主持上海戲劇界救亡協會13個救亡演劇隊,開展抗戰宣傳工作。「孤島」時期,團結了一批留滬戲劇工作者,組織了青鳥劇社,演出了《雷雨》、《日出》和本人創作的《女子公寓》等。1938年,又參加籌建上海劇藝社。此間,創作了《滿城風雨》、《女兒國》等四十余部,其中《花濺淚》被改編為電影劇本,《夜光杯》、《女子公寓》、《夜上海》等被拍成電影。1941年,奉命轉移香港,1942年抵桂林,寫出《長夜行》。此後調往重慶。1943年參加組織中國藝術劇社,寫了《杏花春雨江南》、《心獄》等。1945年10月,回到上海,而後投入反內戰、反飢餓、爭民主、爭自由的鬥爭。1948年去香港,不久進入解放區。抗戰勝利后,創作電影劇本《無名氏》。建國后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華東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委員,上海文化局局長,中國影協、劇協委員、主席等職。1977年帶病重新寫作,《七月流火》被改編為電影。



中國電影劇作家、評論家。原名任禹成,筆名尤兢。生於江蘇宜興。1926年加入中國共青團;1932年在北京大學法學院讀書時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為戲劇家聯盟領導人之一。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爆發后,任上海戲劇界救亡協會秘書長兼組織部長。上海落陷后,在上海、香港、重慶等地組織青島劇社、上海劇藝社旅港劇人協會和中國藝術劇社等戲劇團體,開展愛國戲劇運動,出版獨幕劇集《皇軍的偉跡》、《我們打衝鋒》以及多幕劇《女子公寓》、《夜上海》、《女兒國》、《長夜行》等四十余部。被改編成電影的有《女子公寓》、《夜光杯》、《夜上海》等。抗戰勝利后,回上海,擔任中國共產黨上海工委文委。1947年創作電影劇本《無名氏》。1959年與孟波、鄭君里合作,創作電影劇本《聶耳》。1981年,所作舞台劇《七月流火》搬上銀幕。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上海市文化局局長,上海市電影局顧問,中國文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主席等職。作品有《于伶劇作選》、《歡笑與沉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