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丁蔭楠

丁蔭楠的寫真照片

丁蔭楠的生日是1938年10月16日,出生于中國天津。

  生於天津,從小就熱愛文藝,中學時是學校話劇團成員。初中畢業后,到北京醫學院當化驗員,繼續參加市工人業餘話劇團演出活動,他刻苦學習戲劇、文藝方面的專業知識,並在各項實踐中發奮努力,使其積累了不薄的藝術功底,終於在1961年以較好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最後以優異的成績於1966年從電影學院畢業,被分配到廣東省話劇團,到話劇團后他積極熱情的導演了幾齣話劇。

  為了更好發揮自己專業才能,1973年丁蔭楠被調到珠江電影製片廠。他先是拍攝紀錄片《雲南野生動物考察散記》、《抽紗》等。后又跟老導演做助理,在工作中認真學習前輩經驗,並增強他對電影的實際創作認識,通過準備,1979年他和青年導演胡炳榴合作,導演故事片《春雨瀟瀟》,影片運用視聽手法來追求一種水墨淡彩的意境,使影片具有一定特色,獲當年文化部青年創作獎。接著丁蔭楠在1982年拍了很有影響的《逆光》,進一步在影片中追求自己的藝術風格。

  廣東在八十年代是中國改革前沿,丁蔭楠又對準這裏,84年拍攝了《他在特區》。然而他最具有代表性的影片是1986年所拍攝的《孫中山》(上下),影片以史詩的規模,精良上乘的藝術製作,概括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並著力刻畫其心路歷程,手法大氣,雅俗共賞,使這部影片榮獲中國三個主要獎項。1988年他拍攝影片《電影人》,1991年經過多年的準備他拍了《周恩來》(上下),影片以總理最後十年的奮鬥歷程為主線,導演運用大量時空交叉,觀照他一生主要革命經歷,真實再現出人民心中的周恩來。導演技法純熟,影像精細,氣氛宏大,人物塑造真實、生動、有力,是近年少有的成功的傳記影片,也是丁蔭楠繼《孫中山》(上下)之後又一顛峰之作,影片得到圈內外,上至領導,下至各界群眾及評論界,新聞界一致讚賞。江澤民總書記稱讚這種影片「精緻、深刻、感人」,李鵬總理題詞指出「演技絕倫,情出於心,再現總理,光照後人」。影片獲當年廣電部優秀影片獎和第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中國影視導演,生於天津。1966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曾任廣東省話劇團導演,執導過大型多幕話劇《南方油城》。現任珠江電影製片公司導演。他的作品多次獲獎:如《春雨瀟瀟》獲1979年優秀創作獎;《逆光》獲1982年第3屆金雞獎最佳攝影獎;《孫中山》(上、下)獲1986年度政府獎最佳故事片獎、第10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七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及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最佳音樂、最佳剪輯、最佳服裝、最佳道具等八個單項獎,獲新時期十年電影最佳故事片獎、導演榮譽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1949至1992年孫中山優秀文藝創作獎;《周恩來》(上、下)獲1991年度政府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五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及最佳男主角獎,第十二屆金雞獎故事片特別獎及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化妝獎,上海市十佳影片評選最佳故事片獎,'振興廣西文藝銅鼓獎'(個人特別獎)、1992年廣西建設杯(個人獎)。從1991年起陸續發表電影論文《電影不斷被我發現》、《論故事片〈孫中山〉製作的美學原則》、《電影十年思》、《電影〈周恩來〉創作中的幾點想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