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Beck

Beck的寫真照片

Beck的生日是1970年07月08日。

崛起於90年代另類音樂革命中的貝克,是後現代時髦人物的縮影,也是當時最有創造性和最不拘一格的人物之一。受到流行、民謠、迷幻、嘻哈、鄉村、藍調、R&B、瘋克、獨立搖滾、實驗搖滾、爵士等流派的影響,他的音樂形成了自己狂放、混亂而出人意料的顫音,充斥著噴涌而出的音樂理念。
原名貝克·大衛·坎貝爾(Beck David Campbell)的貝克1970年7月8日出生在洛杉磯。他的父親、指揮家大衛·坎貝爾(David Campbell)很早就離開了家,貝克大部分時間和母親住在洛杉磯,偶爾和爺爺、外祖父生活一段日子。十年級時貝克輟了學,開始在街頭賣藝,演奏原聲藍調和鄉村音樂,1988年,他製作了一盤名為《The Banjo Story》的家庭錄音卡帶。91年夏,貝克分別被Bong Load唱片公司的老闆湯姆·羅斯洛克(Tom Rothrock)和羅勃·施奈夫(Rob Schnapf)發現,並應他們要求錄製了《Loser》和其他歌曲的精選集。1993
年,貝克終於正式發行了首張唱片——單曲《MTV Makes Me Want to Smoke Crack》和一盤完整的《Golden Feelings》錄音帶。9月,由Bong Load發行的單曲《Loser》,立刻成為洛杉磯獨立廣播電台常播不衰的金曲。貝克與Geffen簽下的創新合約,讓他可以繼續與獨立的小公司合作發行非商業化的音樂。他的首張主要公司唱片《Mellow Gold》於1994年3月問世,同時Geffen在全國範圍內重新發行了《Loser》,該曲打入Top Ten
排行榜,並成功榮升為公告牌現代搖滾榜冠軍;《Mellow Gold》打入Top 20並取得白金銷量。1994年,貝克又發行了《Stereopathetic Soul Manure》、《One Foot in the Grave》和《Steve Threw Up》三張獨立專輯。次年,貝克舉行了他第一次主要宣傳巡唱,作為《Lollapalooza》第五版的推廣活動。他與製作人Dust Brothers通力合作,在錄音棚里錄製了第二張專輯《Odelay》,專輯問世后贏得廣泛讚譽,商業上也很成功,打入Top 20榜,售出200萬張拷貝,單曲《Where It's At》和專輯分別為他贏得格萊美最佳搖滾男歌手獎和最佳另類歌手獎。
1998年,貝克開始製作一張全新的民謠風格的專輯,並由Geffen公司發行,《Mutations》安靜柔和迷幻的曲調和簡單直白的表達,與《Odelay》迥然相異。整張唱片低調的作風並沒有妨礙其成為貝克第三張Top 20上榜專輯。經過了漫長耗人的14個月,《Odelay》的正式續集終於錄製完成,於99年11月面世。被定位為派對唱片的《Midnite Vultures》,成為瘋克全部流派的大展覽,貝克還扮演起R&B愛人的角色。專輯獲得的評論褒貶不一,銷量也不如《Odelay》。2000年初《Mutations》為貝克贏得另一尊格萊美最佳另類歌手獎,他為了宣傳《Midnite Vultures》舉行了全球巡唱。
貝克的下一張專輯《Sea Change》仍然是民謠的風格,由Geffen發行於2002年9月,他請來烈焰紅唇(Flaming Lips)擔任自己的伴奏樂隊,並舉行巡唱進行宣傳。2005年3月,他發行了與Dust Brothers再次合作的專輯《Guero》,其中的《E-Pro》和《Hell Yes》兩首金曲被看作是昔日「Odelay」輝煌歲月的回歸。2006年的《The Information》是一張深受嘻哈影響的專輯,空白的封面附以一板不幹膠,讓歌迷們自行設計獨特的封面。

騰訊獨家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