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時時刻刻

時時刻刻(2002)的海報和劇照

時時刻刻于2002年上映。時時刻刻也被叫做此時此刻, The Hours

這是三個女人的故事,雖然處於不同的時空,卻都渴求更有意義的生活。除了各自的恐懼與渴望,把她們聯繫起來的還有這個名字:戴羅薇夫人。
弗吉妮婭·伍爾芙(妮可·基德曼),住在1920年代的倫敦郊區布魯姆斯伯利,開始寫她生前最後一部小說《戴羅薇夫人》(Mrs.
Dalloway),被寫作的天才燃燒的同時,遊走在瘋狂的邊緣。在這天,她發現自己懷孕了,幾乎被沮喪擊潰。
勞拉·布朗(朱麗安·摩爾),一個生活在二戰末期的洛杉磯的家庭主婦,正在閱讀《戴羅薇夫人》,這本書使她的生活發生了重大變化。那天她正在準備她丈夫的生日派對,肚子里有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她卻和弗吉妮婭筆下的戴羅薇夫人一樣,萌生了自殺的願望。
克拉麗薩·沃甘(梅麗爾·斯特里普),現代版的戴羅薇夫人,居住在1990年的紐約格林威治村,她深愛她的朋友理查德,一個才華橫溢,卻因艾滋病而瀕死的詩人。理查德給她起的外號也是戴羅薇夫人,因為她和戴羅薇夫人的名字一樣,都是克拉麗薩。
她們的故事交織到了一起,在每個時空,女人都被壓抑,但更多的是抗爭和自由的表達。
根據斯蒂芬·貝爾博的舞台劇改編,整部片子均發生在一家小旅館的房間里,具有濃重的舞台劇味道,但引人入勝的台詞和心理描寫,使影片熠熠生輝。導演理查德·林雷特此前的作品多以刻畫一日之內的人事變遷為主(《年少輕狂》《日出之前》),《甜蜜的強暴我》則將這種偏好更進一步發揚光大,林雷特2001年還有一部更精彩的作品、動畫片《半夢半醒的人生》(Waking
Life),其中的男主角也是以伊桑·霍克為原型。
[編劇與導演]
似乎這是大英帝國自山姆·門德斯以後,對美國電影的又一次衝擊。編劇和導演都以舞台劇起家,在英國大名鼎鼎。編劇大衛·黑爾的作品以反映英國現實為主,轉向電影製作之後,他編導俱佳,1985年的處女作《不速之客》(Wetherby)改編自他自己的舞台劇,在當年的柏林電影節上獲獎。而他的改編劇本更有路易·馬勒的《愛情重傷》(Damaged)。導演斯蒂芬·戴德利也出身舞台劇,這是他的第二部銀幕作品,他的處女作是2000年引起轟動的《跳出我天地》(Billy
Elliot),那個執著的芭蕾男孩給人的印象深刻,而導演對作為背景的煤礦工人的罷工的處理,有種不著痕迹的關懷和憂傷,頗顯功力。
黑爾的劇本獲得演員們的熱烈回應,基德曼和斯特里普都被他的對白深深感動,對於朱麗安·摩爾來說,劇本本身更是促使她接受這個角色的主要原因。戴德利多年的皇家劇院的經歷使得他處理人物的內心情感尤為出色,斯特里普說:「他真的懂得如何把內心用形體表現出來,這個故事本來可能會顯得小氣,但在他的處理之下,被完完全全的打開了。」
[向弗吉妮婭·伍爾芙致敬]
影片改編自邁克爾·康寧漢1998年的普立策(The
Pulitzer
Prize)獲獎小說,也是一次對弗吉妮婭·伍爾芙的小說《戴羅薇夫人》的致敬。這本小說今年頗風光,還在阿爾莫多瓦的新片《對她說》里佔有戲份。妮可·基德曼為了扮演弗吉妮婭·伍爾芙,造型上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尤其對鼻子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似乎她太過於強調表演一個遊走于瘋狂與清醒邊緣,文采飛揚的女性主義先驅,所以她還是不像那個在文學史上位置極其重要,外貌美麗文秀驚人的弗吉妮婭。但是妮可近年的努力不可小暌,因此期待她的演出也份屬應當。
 
弗吉妮婭·伍爾芙肖像
歷史上的伍爾芙和她的姐姐范奈莎是英國文人圈子布魯姆斯伯利的中心人物,但終生被自己的同性戀傾向與抑鬱症折磨,最後自沉身亡。為了表演好這個角色,基德曼讀了大量她的日記,甚至開始練慣用她的筆跡寫字。作為女性主義的先驅人物,弗吉妮婭最著名的作品是《一個人的房間》,要求的是女性的解放,這也成為影片的一個隱藏主題。對朱麗安·摩爾扮演的人物來說,她的沮喪被小說《戴羅薇夫人》里的自殺傾向強化了,她幾乎失去了自己。而時間進行到90年代,梅麗爾·斯特里普扮演的角色則已經完全自主,她有個孩子,是因為她想要個孩子,她的愛情也完全平等。從小說里的戴羅薇夫人,經歷了摩爾的故事,到現代的紐約戴羅薇夫人,電影描述的是一條女性自我認知的道路。
在這部致敬作品中,有眾多英美知名演員。經常扮演硬漢角色的埃德·哈里斯這次扮演一個被艾滋病綜合症折磨的病夫,同樣他也閱讀伍爾芙。而曾經在《哭泣遊戲》里有出色表演的米蘭達·理查森則扮演伍爾芙的姐姐,畫家范奈莎。

時時刻刻演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