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XI』AN INCIDENT

XI』AN INCIDENT(1981)的海報和劇照

XI』AN INCIDENT于1981年上映。XI』AN INCIDENT也被叫做西安事變

1935年,張學良、楊虎城去南京參加國民黨'五全大會'。楊派進步人士田文浩與我黨北方局南漢宸聯繫后,田來到楊虎城寓所,帶來了我黨發表的'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激起了楊的愛國抗日熱情。
當時的張學良,正為陝北'剿共'失利,受到蔣介石的斥責而大為苦惱。後來,他到上海探望進步人士杜重遠,傾吐了心中的苦悶。杜建議張與楊合作,並向他指出:出路就在西北!在延安,毛主席、周恩來、彭德懷等同志正在研究我軍東渡黃河抗日的軍事部署,李克農回來報告張學良希望與我黨接觸、楊虎城完全同意《八一宣言》主張的消息。毛主席決定派人與楊虎城聯繫。
張、楊回到西安后,我上海地下黨通過杜重遠和李杜介紹丁力到張學良處。這時,楊虎城也秘密會見了毛主席派來的人,並收到了毛主席的親筆信。蔣介石安插西北'剿總'特務李達權和鄭廣清一直注意張、楊的活動,密報南京。
東北軍高福源團長被我俘虜后,深受我黨抗日救國偉大方針的感召,表示要回去做張學良的工作。一天,張學良接到東北軍王以哲軍長的電話報告,我黨派李克農與張學良見面。張偕同丁力一起去洛陽王以哲軍部會見了李克農。事後,李克農向毛主席等領導彙報了張要求見中央領導的意見。
毛主席決定派周恩來在延安與張進一步會談。'延安會談'達成我黨與東北軍停火的協議,張還表示要說服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李達權和鄭廣清抓了張學良的趙副官,想弄清張飛往延安的內幕,但趙副官被楊虎城的十七路軍執法隊搭救脫身。張為這事怒火中燒,下令抄了國民黨陝西省黨部。丁力建議張給南京發電報,了卻此事。張、楊於此事中以誠相見,終於攜起手來。
南京蔣介石接到張關於抄西安省黨部請求'處分'的電報,被迫表示'不予追究'。參加軍事會議的將領對蔣的'寬宏大量'迷惑不解。
1935年10月22日,蔣介石以'避壽'為名從洛陽轉抵西安,下榻臨潼的華清池。張、楊主動求見,以探虛實。楊已察覺蔣來意不善。當蔣約張個別見面時,蔣譴責張學良辜負了他的器重!張則不斷'苦諫',被蔣拒絕,蔣嚴令張、楊全力'剿共',否則將採取斷然措施。
此時,西安上萬學生衝出中山門前來臨潼請願,蔣命令憲兵團對學生'格殺勿論'。一場血腥的屠殺即將發生。張學良趕到,力勸學生保持鎮靜,並保證以實際行動,答應學生的請求。
12月12日,張、楊被迫對蔣實行'兵諫',在西安、臨潼兩地同時進行。經過激烈的戰鬥,終於活捉了蔣介石。張、楊互祝成功並決定一方面以'八項主張'通電全國,一方面邀請我黨來西安共商解決事變。蔣被活捉的消息傳到南京,軍政部長何應欽與日本大使密談后,以'拯救委座'為名,準備轟炸西安。宋美齡堅決反對,並戳穿了何企圖取代蔣的陰謀。我黨中央接受張、楊的邀請,派出以周恩來為首的代表團飛抵西安。
周恩來對張、楊全面闡述了我黨關於和平解決這次事變的方針,又親自面見蔣介石,不僅向他分析了我國國難當關頭的局面,並且揭露了何應欽的滅蔣野心,蔣才不得不考慮何去何從。在我黨和張、楊以及宋氏兄妹的三方面會談中,達成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協議。
但是,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少壯軍官得知張、楊同意在蔣不履行簽字手續的情況下放蔣回南京,寫了'抗議書',表示誓死反對。張學良看到'抗議書'后,匆匆親自送蔣回南京,當周恩來獲知這一消息趕到機場時,飛機已離開地面,周恩來對此深感遺憾。西安事變對推動國共第二次合作,團結抗日,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
影片按照歷史的本來面目,正面展現了西安事變這一重大事件的全貌。它的突破在於將宏偉的歷史場景和事件的再現與生動的人物性格刻畫巧妙地結合起來,既展現出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風貌,又將這個包含看各種政治力量相互制約、影響的事件處理得脈絡清晰、有條不紊,這些都通過眾多鮮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之間的關係發展體現出來。
該片帶有濃厚的紀實性、文獻性,片中的環境與人物緊密交織,相互轉化,從而為敘事和寫人的有機結合奠定了基礎。基於對現實主義的執著追求,該片對張學良、楊虎城、蔣介石等人物的塑造,都有突出的成績,生動地表現了張學良的「帥」氣十足、坦率熱情和楊虎城的老成練達、大智若愚,對蔣介石形象的把握更是準確豐滿,有一定的突破。

XI』AN INCIDENT演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