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NARROW STREET

NARROW STREET(1981)的海報和劇照

NARROW STREET于1981年上映。NARROW STREET也被叫做小街

早春,雙目失明的夏穿過寂靜的小街,走進一座小院,他彷彿又聽到那令人心碎的呼喊:'我是個姑娘啊--'
夏找到鍾導演,向他追述了一直縈繞于腦海的一段往事:十年動亂時期,夏還是個稚氣未脫的汽車修理工。一天,他在這小院里結識了一個容貌清秀、眼露恐懼神色的少年俞。俞的母親生命垂危,夏隨俞來到綠蔭覆蓋的山林里采草藥。二人推誠相見,哥弟相稱。俞不慎掉進水裡,無意中揭破了她的女兒身。
在夏的一再追問下,俞哭聲頓起,訴說了自己的遭遇:媽媽突然成了'黑幫分子',挨批鬥、毒打,生命垂危,她自己也被剪了陰陽頭,受人欺凌。為了生活下去,她不得不改裝成男孩的模樣。但是,她因自己被迫壓仰'人'的本性,失去做姑娘的權利而十分痛苦。夏的心為俞而震顫,他要讓這個'弟弟'快樂。為了讓俞得到一個女式頭套,夏偷了'樣板戲'演出的頭套,慘遭毒打,從此雙目失明。
夏出院后,第一個想法就是尋找柔弱的期待他幫助的俞。伸是,俞的門已被封,人已不知去向……鍾導演為夏的這個故事設想著各種各樣可能的結局。但是,夏斷然否定了俞會沉淪下去的結局。他想,也許俞已成為小提琴演奏家,有一天他們會在小街上重逢,在一起傾訴別情。這是夏的願望,鍾導演不置可否。
夏要到外地探望母親,他們的設想到此為止。俞從別後一直在到處打聽哥哥的下落。她無法忘懷在患難中給她支持給她勇氣給她愛的哥哥,那小街的一點溫馨。今天,他倆在火車上無意間重逢,他們將一起建立新的生活。
影片從一個新穎的角度,即從人性的毀滅去描寫「文化大革命」,它通過兩個青年的一段經歷,表現普通人對善良和真摯的渴望。
該片主張把電影從依賴舞台劇衝突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它沒有從頭到尾連貫不斷的故事情節,也沒有運動始終、前後統一的舞台劇衝突(包括內心衝突),而是根據作者對生活的整體感覺,根據情緒的積累,提煉出內容。
影片中的事件,彼此不構成直接因果關係,情節是不連貫的,事件是偶然性的,但由人物內心愿望而產生的行動是必然的。影片在「結局」擺出了三個結尾的設想,較好的發揮了電影的假定性和間離效果,激發觀眾的聯想,調動觀眾參与創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影片在藝術處理上,環境的凈化、音樂的反襯、造型手段的運用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和哲理意味。

NARROW STREET演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