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薩姆·門德斯

薩姆·門德斯的寫真照片

薩姆·門德斯的生日是1965年08月01日,出生于美國。 他身高178cm。

  山姆·門德斯原名塞繆爾·安德烈·門德斯,生於1965年8月1日。他是家中的獨子,父親是特立尼達人,母親擁有波蘭和法國血統。門德斯的雙親在他5歲時離婚了,他跟隨出版刊物的母親瓦勒莉來到倫敦,隨後又搬到牛津。他童年惟一的玩伴就是板球。

  升入劍橋后,門德斯使破敗衰頹的戲劇小組恢復了元氣。當時的門德斯已是一名老練的舞台劇導演了。1992年,他注意到考文特花園一幢熟悉的建築外有一個支架,於是他將自己視作拯救多瑪貨倉的英雄。玩世不恭的門德斯錯過了許多電影方案,包括後來大獲成功的多瑪的電影版《啞巴歌手》。

  1999年為夢工廠拍攝的《美國美人》是門德斯的銀幕處女作。當他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時他才剛滿34歲。儘管門德斯公開承認恐懼、厭惡洛杉磯,但美國還是試圖拉攏這個來自雷丁的小子,他大學二年級的電影自稱是對「美國最終幻想———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的探索。根據馬克斯·阿倫·柯林斯和理查德·皮爾斯·雷納的圖文小說改編的《毀滅之路》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傑作。這部並沒被看好的黑幫題材影片使門德斯和憑《美國美人》榮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康拉德·霍爾這對最佳拍檔重新聚在一起。

  不同於其他年輕導演「爆發戶」們,成名后的門德斯依舊過著樸實的生活。門德斯的新片《毀滅之路》小說原著充滿了暴力色彩。在引言中,作者馬克斯·阿倫·柯林斯提及他受到吳宇森的啟迪,而山姆·門德斯卻將影片賦予了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剛得到劇本時,擺在門德斯眼前的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吳宇森式,充滿精彩的槍戰,使暴力成為電影的主題;另一種截然不同,影片關注的焦點並非暴力,而是暴力帶來的後果,使觀眾在觀賞影片的同時產生情感上的犯罪感。睿智的門德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山姆?門德斯的謙遜並不能掩蓋他的才華,他的執導方式和他的作品得到了許多行內導演的認可。

  史蒂芬·索德伯格創立f-64之初就曾力邀山姆·門德斯加盟,不過個性隨意的門德斯不想受到任何原則性組織的禁錮,毅然選擇了退出,但生活理念上的分歧並不能瓦解他們之間的友誼。



1965年8月薩姆·門德斯出生在英格蘭的雷丁,父親詹姆斯·彼得·門德斯(James Peter Mendes)是一位退休的大學講師,母親是兒童作家。薩姆5歲的時候,父母離異,他跟著母親生活。從劍橋大學畢業后他加入了奇切斯特節日劇院,此後他執導了朱迪·丹奇(Judi Dench)主演的《櫻桃園》(The Cherry Orchard),該片為他贏得評論家協會最佳新人獎。他加入皇家莎士比亞公司后,與拉爾夫·費因斯(Ralph Fiennes)一起執導了《特洛伊勒與克萊西達》(Troilus and Cressida)和《理查三世》(Richard III)等劇。1992年他成為倫敦多瑪倉庫劇院的藝術執導,導演了舞台劇《玻璃動物園》(The Glass Menagerie)和新版音樂劇《卡巴萊》(Cabaret),並因此榮獲包括最佳音樂復興劇在內的四項托尼獎。此外他還導演了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主演的舞台劇《The Blue Room》。1999年門德斯執導的首部故事片《美國麗人》(American Beauty)大獲好評,併為他贏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五項奧斯卡獎,這對首次執導影片的導演來說極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