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鳳凰衛視

鳳凰衛視的寫真照片

鳳凰衛視的生日是0999年11月30日,出生于香港。

鳳凰衛視在深圳的總部大樓鳳凰衛視的前身是衛星電視(即現時的「星空傳媒」)旗下的衛視中文台,於1991年開播。其後,衛星電視被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收購,隨即進行改組,並引入劉長樂和陳永棋等人作為投資者。衛視中文台最終於1996年3月31日獨立成為鳳凰衛視中文台(注:現時衛視中文台只限於台灣地區廣播),並於日後陸續開播了電影台、資訊台、歐洲台、美洲台。該台的主持人和編輯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該電視台是少數幾個獲得中國大陸部分地區落地權的境外媒體,更是首家海外電視台獲准在中國合法廣播,而事實上早在1996年該電視台開播以來,在中國多個城市的酒店和高級住房以及政府辦公室,已經可以接收到鳳凰衛視的廣播。目前鳳凰衛視在中國大陸珠三角地區的普通居民家中可通過有線電視網路接收鳳凰衛視。鳳凰衛視在中國大陸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在網路上的言論一直可見眾多網民將鳳凰衛視與中國的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作比較,認為鳳凰衛視的新聞更加開放與客觀。不過鳳凰衛視一直都是走「擦邊球」 報道方式。[1]這點在目前中國大陸的政治環境下,也有著繼以生存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鳳凰衛視其中兩個大股東劉長樂和陳永棋,先後於2000年和2005年開始投資香港主要媒體之一—亞洲電視和香港近年迅速崛起的娛樂及經理人公司——金牌娛樂[來源請求],至今兩人已成上述兩間公司的最大股東。劉長樂是中國解放軍的退伍軍人,在成為商人之前,曾經在中國媒體工作。2000年鳳凰衛視大股東劉長樂投資亞洲電視的行為,引發香港傳媒界的高度觀注。因為親向于中國政府的鳳凰衛視可能影響亞洲電視的新聞自由。《明報》社論說,中資入股亞洲電視后,可能會專註中國大陸市場和照顧大陸居民的口味,使得該電視台的口味「內地化」,偏離香港觀眾的興趣。亞視新聞部更因此出現大量資深員工外流,新聞部立場偏左,收視和公信力大跌。
2006年6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移動(香港)集團出資12億港元[2],購入鳳凰衛視19.9%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控股的「今日亞洲有限公司」為第一大股東,星空傳媒位居第三。
鳳凰衛視主要有五條頻道及兩大媒體,分別為: 中文台、資訊台、歐洲台,美洲台及電影台。鳳凰周刊及鳳凰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