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片網
  2. 黃土地

黃土地(1984)的海報和劇照

黃土地于1984年上映。黃土地也被叫做YELLOW EARTH

陝北黃土高原一條貧瘠的溝壑里,鼓樂聲聲。這裏,正在舉行一場千百年來毫無變化的傳統婚禮。下鄉採集民歌的八路軍文藝工作者顧青也來到這裏。他聽到的'喜歌'出自一個窮得叮噹響的漢子口中,他見到的新娘,竟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娃。然而貧困、愚昧的庄稼人都沉浸在難得的歡樂之中。突然,眼前一件紅衣一閃,顧青在一片黑棉襖的縫隙中,發現了一雙注滿了哀傷與憤懣淚水的眼睛。後來,顧青才知道,她是當地出色的民歌手翠巧。當晚,顧青被引到翠巧家落腳。儘管當時已實行國共合作,可身處國統區的翠巧一家對來自延安的'公家長官'仍十分陌生。顧青由白天所見的童婚,談到延安婦女婚姻自主、翻身做了主人的新生活。雖然這些話在翠巧爹身上沒有什麼積極反響,可卻使翠巧心中漾起了波瀾。夜深了,伴著嗡嗡的紡車聲,她不由自主地哼唱著自己的哀愁,通過顧青在土地上熟練的耕作,翠巧一家才開始把這個不同一般的'公家長官'當作自己人。於是'鐮力斧頭老钁頭,砍開大路工農走,蘆花子公雞飛上牆,救萬民靠共產黨'的高亢歌聲才第一次迴旋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空。這歌聲使翠巧心中產生了新的變化,連挑水的腳步也變得飛快而堅定。然而善良、忠厚又貧窮、愚昧的翠巧爹卻要困襲世世代代'庄稼人的規矩',讓女兒在四月里出嫁完婚。顧青要走了,翠巧有多少話要對顧大哥說啊!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只有憨憨明白姐姐的心思。為了使顧青不致於搜集不到'酸曲'而被'撤差',老漢居然也唱了一曲。那老邁蒼涼的歌聲,反映的是婦女的悲慘命運。顧青走了,憨憨翻過山樑,送了一程又一程。在他懷裡珍藏著顧大哥那綉著紅五星的針線包。又翻過一座山樑,顧青驚奇地看到翠巧正坐在峁頂上等他,她終於說出了想隨顧大哥去工作的心愿。可是,顧青還得回去請示上級。山坡上,翠巧敞開她那嘹亮、甜美的歌喉,邊走邊唱著她對共產黨里的公家人的敬佩和深情,唱著她對自由和光明生活的熱切嚮往。溝底下,顧青路躊難行、流下了眼淚。按照千百年來的規矩,翠巧終於要出嫁了。完婚之日,憨憨挑起了姐姐用過的水桶來到黃河邊,不料遇上了逃婚出來的翠巧。翠巧給爹留下了自己的一綹長發,給爹挑了最後一擔水,把為顧大哥做的鞋墊交給弟弟,便連夜東渡黃河而去。六月里,顧青又來到這裏。在庄稼人求雨的隊伍中,他找到了憨憨,憨憨把鞋墊交給了他。顧青奔到河邊,只見安詳而深沉的黃河仍緩緩向東流東……
影片通過顧青與翠巧一家的交往,表現了陝北高原上古樸、蒼涼、渾厚的民風,以及農民的艱辛、貧脊、愚鈍和他們嚮往光明的意願。它跳出一般電影創作的紀實美學原則,把它理解為有意識的藝術創造,不局限於客觀再現。
它不以敘述故事為主,充分發揮音響和純影像的藝術魅力,把敘事因素和隱喻因素、抒情和哲理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散文的結構和詩的意境的有機地結合起來。它致力於人和環境融為一體,使象徵的力量得到顯現。
影片在土地、民俗文化與人物三者統一起來,從而創造了深刻生動的銀幕形象,表達了創作者對民族特性、民族心理及農民命運的深刻反思和同情。在手法的處理上,它那簡潔的背景、人物的表態造型、對意境的追求,體現了西方藝術觀念與中國傳統藝術美學原則的結合。

黃土地演員表

出演黃土地的明星有劉強, 薛白, 譚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