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下(1959)的海報和劇照
四百下于1959年上映。四百下也被叫做四百擊, 四百聲, Quatre cents coups。
法國新浪潮著名導演Francois Truffaut59年拍攝,這部作品給他帶來了國際聲譽。這是一部反映青少年問題的影片,主人公——小男孩Antoine Doinel因無法忍受學校、家庭、社會的重壓而走上叛逆的道路,尋找自己的自由。
關於本片的主題和意義以及給人帶來的感撼不在筆記範圍,但我永遠忘不了——Antoine被自己的父親送進警察局,和罪犯與妓女一起被壓上警車時,黑夜中他臉龐上閃閃的淚水。
提到這部片子,一般人都能想到最後有關奔跑的經典長鏡頭,這已被列入教科書中,其實本片還有很多精彩的段落。
導演選取了學校、家、警察局、少管所等地點做為對少年Doinel的施壓場所,在這些地方Doinel永遠處於被動的角色,鏡頭很少給人物全景。只有在街道或廣場等室內的地方,鏡頭才放得開些,而且表達的內容也相對樂觀。如片頭低角度仰拍的巴黎街景,或體育老師帶領眾學生慢跑,跑到後來學生全都溜走的那個俯拍遠景鏡頭,還在配樂上加了輕鬆的元素,在內容上也洗掉了一些壓抑感。
但這並不說明在室外或街上Doinel就都很快樂,從一場在饑寒交迫的深夜偷牛奶的戲就可以看出。Doinel先起從印刷廠的「臨時床」上起身,向鏡頭縱深走出,到街上后,向鏡頭右邊走,通過跳軸又轉到左邊邊,然後在偷牛奶的時候,更是左右反覆走了好幾次,最後走左邊出鏡,然後是從畫面縱深處走到前景,攝像機搖到一個黑與白交界的街角落,被黑色淹沒的Doinel大口喝著白色的牛奶,對比分明。這段戲充滿了陰暗、落寞的氣息,哪怕在後面Doinel跑入人流滾滾的大街里都擋不住那種孤獨的意味。
本片特寫鏡頭比較少,有種說法是特寫鏡頭過於強調個體本身,就割裂了與環境的關係,相對於整部影片而言這個鏡頭就會失去存在的意義,而這也反映出導演對與環境與紀實的表達方式和自己獨特的理解。
在影片中Doinel有很多跑的鏡頭,但都跑不遠,鏡頭時長也很短。而壓抑的氛圍一直在持續,直到最後進入少管所達到一個高潮,Doinel在與心理醫生的對話,通過疊畫跳接來積累情緒上的不流暢,而Doinel的母親探訪更是通過對話把這種壓抑發展到新的高峰。於是,在影片的最後,出於節奏的考慮,導演採取了長鏡頭的手法,讓主人公和影片積累的情緒來一次徹底宣洩。
採取長鏡頭之前的一個鏡頭是Doinel躲在橋下面,看到沒人追過來,於是向畫面深處跑幾步,然後向左拐。第一個長鏡頭長約一分二十秒,Doinel從左面出畫,跳軸,強調情緒的變化。中全景,然後一直跑,跑出少管所的範圍,聲音是同期跑步聲,甚至都能感受到他的心跳。第二個鏡頭,Doinel全景從畫面遠處向鏡頭右邊跑來,出畫,這時背景配樂起,鏡頭開始向左搖,能聽到海浪聲。當搖到海上的景色時,音樂聲很大,用力的煽了一會兒情,照常理這時候電影就可以結束了,但攝像機還在向左搖,一直搖到岸邊,出現Doinel的背影,剛才跑向鏡頭方向的Doinel現在是從鏡頭近處向縱深跑去,這個運動方向的轉變十分自然,而且美妙,這個鏡頭一共大概50秒鐘。影片的最後一個一多分鐘的長鏡頭,表現的還是跑,全景,Doinel從岸上下來,跑到海灘上,繼續向畫面右方跑,鏡頭開始慢慢向右後方移動,搖。Doinel跑向大海,在海水中橫著向右走了幾步,卻回過頭向鏡頭走來,畫面定格並推向了他那雙迷茫、憂鬱的雙眼,特寫,音樂和海浪聲仍在繼續,劇終。
這三個一組的長鏡頭,從視聽角度看拍得真是爐火純青,影片的配樂也十分到位。像這樣的影片,無論在哪年誕生,最佳導演獎都會有Truffaut的位置。
Doinel能看到大海,卻看不到自由。也許,爭取自由的代價,就是失去自由。